中日韩造船业核心竞争力比较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kimi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船业是一个全球性的竞争产业。一个国家造船产业发展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凸显以及世界船舶市场有效需求的不足,再加上国际海运标准、规范等对船舶在安全、环保等方面要求的全面提高,先进造船国家不断构筑技术壁垒,使得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全球竞争更加激烈。当前,世界造船竞争局面一直持续为中日韩三足鼎立,因此有必要对三国造船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找出我国与其他两国之间差距并及时赶超,更好地促进我国造船业的未来发展,实现我国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与造船强国的目标。  论文以造船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中日韩三国的造船业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收集和整理世界造船业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和资料,根据造船业的特性及相关竞争力理论,构建了造船业核心竞争力衡量指标体系。论文主要从造船产业的产业运行能力、产业结构能力、产业升级能力这三个方面入手,围绕所建立繁荣造船业核心竞争力衡量指标体系,分别对中国、日本和韩国造船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以市场占有能力、生产能力、船舶配套能力、盈利能力为指标对中日韩造船产业的运行能力进行了分析;以企业构成、船舶产品结构、产业集中度及环境为指标分析了三国造船业的结构能力;以技术创新、显示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船企文化、成长能力等为指标分析了三国造船业的升级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比较。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中日韩三国的造船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定量比较,揭示了我国造船产业与日韩造船产业相比仍存在的差距,以及引起这种差距的原因。针对这些差距,论文提出了培育我国造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对策,为推动我国造船产业的产业升级,提升我国造船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美国经济学家Kelso等人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设计了员工持股计划,随后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员工持股计划通过使员工持有所在公司的股票,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捆绑在一起,以此达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险市场的规模从全球第六位升至第三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2.36万亿元。同时,我国金融体制逐步加快改革步伐,其中,对保险资金的监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关公司治理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展开研究。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中
中国的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发展较晚,虽然近年来我国固定收益证券的发展也取得了惊人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依然存在很多不足。2015年,我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
经历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近些年万能险的爆发,其中以举牌A股为主要的方式。但相比发达国家,万能险资金投资仍面临较多问题,表现在资产负债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