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及风振响应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电塔是一种工程数量巨大而且很重要的高耸结构.作为重要生命线工程的电力设施,输电线系统的破坏会导致供电系统的瘫痪,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建设、生活秩序,而且可能会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给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建的江阴长江500kV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跨越塔高346.5m,过江段跨度2300m,创下了输电塔高度和跨度两项世界之最.该文以此为工程背景,对它的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对实际工程抗风设计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主要工作包括:针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建立了一个精确的索-杆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计算中考虑了塔-线-绝缘子之间的耦合作用,使整个模型与实际情况更符合.并以在自重和输电线初始内力作用下非线性静力分析的结果作为初始态,对整个体系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风振响应的时程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频率和振型等动力特性,并通过与单塔、单根导线、塔线无绝缘子等多种情形的结果相比较,分析了体系中输电塔、绝缘子、输电线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计算整个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在模拟的风荷载作用下的风振响应及其频谱特性.最后,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风工程馆TJ-3边界层风洞进行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模型风洞试验,分别测试了单塔和塔线体系模型的自振特性以及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的风振响应,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相互比较验证.同时还试验了多种振动控制方案,测试了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对模型风振响应的控制效果,验证了在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中采用TMD振动控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愈来愈快,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涌现出大量的摩天大楼、地下交通系统、地下商场等超大型工程建设。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
声波衰减是研究岩石能量吸收性质的主要方法,它与岩石内部微裂纹及其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是岩石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本人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组建了一套单轴压缩
在抗震设计中,应用能力设计法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须只证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破坏机制.为此该文进行了10个框架柱试件研究,于国内首次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区域剪切性能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当前多种复合地基动测技术中的各自特点,提出了用单桩复合地基上块体竖向振动速度导纳曲线检测桩-土体系工程性状的机械导纳法。文中应用弹性半空间轴对称有
本文针对节理化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考虑边坡问题中的诸多因素均有模糊性,运用Fuzzy概率测度分析模型,对公路边坡和露天矿山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该方法更好地考虑了边坡稳定性
本文回顾了复合桩基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概况,在各种研究方法当中,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复合桩基是较好的方法。但是由于实际工程中的复合桩基三维有限元分析是大型的科学计算问题,在
薄壁杆件广泛应用于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和航空工业中.开口薄壁杆件如Z形、槽型和角钢等,其剪心和形心往往不重合.因此薄壁杆件有着复杂的结构行为.当横向荷载不通过剪心时将
该报告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巨型网格结构的动力特性、地震响应特性等,针对结构杆件、节点多、计算工作量大的特点,探索研究了巨型网格结构的一些简化计算方法,主
本文利用斜坡地基模型试验的试验数据,用MARC软件进行了斜坡地基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平地地基、临坡地基和斜坡地基的承载力特性,研究了变形模量、容重、泊松比、内摩擦角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J186—2002)指出“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而一般剪力墙是指截面高度与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