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考察经济发展、经济政策和对外开放等因素对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产生的影响。对1987-2004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自1987年以来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通过对六个自变量(包括一个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行政管理费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国有单位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外商直接投资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衡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的虚拟变量)和因变量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率作回归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的效率、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所有制机构的变化、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及地区的对外开放有关,地方政府的效率、政府支出的结构、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都有显著的影响,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明显。
因此,本文指出以下四项政策仍有待加强:(1)进行政府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效率,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和信息手段,建立科学的政府管理体制、富有活力的人事激励机制、客观公正的政绩考评机制以及信息化的治理模式。(2)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扶持,促进农村深化改革,提高农民收入。(3)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促进农村深化改革,提高农民收入。(4)采取对策缩小由经济非国有化手段和实行经济开放而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