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分析及障碍因素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彰显了中国坚持不懈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目标的决心。要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坚定地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城市群的发展是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模式。而成渝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城市群,不仅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与此同时,城市群内生态承载力较为脆弱,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上升为制约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演变分析及障碍因素研究,为成渝城市群更好的推进绿色发展进程提供参考及为其他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本文在大量阅读既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城市群和绿色发展内涵,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辨析绿色发展相近概念;从系统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与脱钩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四个方面论述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高频统计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设计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成渝城市群16个地区为研究单元,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出2008-2017年的绿色发展水平,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究了影响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因素,并结合城市群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如下结论:(1)整体上来说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但呈现出波动变化的特征,成都市、重庆市、绵阳市和雅安市等排名靠前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处于稳步上升,除此之外,其余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波动情况较为明显。(2)在研究节点上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变化较小,整体呈现“两极高,中间低”的不均衡发展态势,空间分异明显。其中,成都市和重庆市作为城市群中“双核”城市,处于城市群两极,发展实力强劲;在两者的中间地带出现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的状况。(3)通过障碍度模型发现,分别从各地区在不同时间节点主要障碍因子变化看,各自变化不大,从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各自的主要障碍因子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是C12人均水资源量、C2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C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C8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和C26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这五个高频指标对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4)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提倡绿色发展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强政府监督作用这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对策。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及国家政策的高度导向与扶持,以地域性、民族性差异为诱因,以民族特色文化景观为旅游资源的民族村寨旅游迎来全新的开发热潮。民族村寨旅游对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村寨景观是其发展核心吸引力与竞争力的关键存在,在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发展的两大主体是游客与居民,居民是民族旅游村寨景观基因主要的传
当前国内旅游发展已进入全民时代,国民旅游意识普遍增强,乡村地区成为人们缓解压力、回归自然的首选之地。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民族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民族村寨凭借其独特的民族建筑、民族节庆、民族服饰与民族艺术等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物理意义上的乡村地域空间,更是承载人们长期以来生活实践、进行文化生产与传承的场所,是典型的文化空间。再加上地理学界的文化转向,使得空间的文化内涵
学位
随着中国步入文旅融合时代,旅游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升级模式,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其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乡村民宿日益爆发出粗鄙经营、同质化经营、地方性消弭等问题,十分不利于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选取平安寨为案例地,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究地方性视角下案例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影响相关问题,有利于补充乡村民宿地方性相关研究
学位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提高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人才吸引力,吸引优秀人才从事造价咨询工作,保持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对提升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服务质量,推动行业业务升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在企业人才吸引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人才吸引力的概念,分析行业人才吸引力构成及作用过程,为现状调查和障碍因素识别提供理论基础。由于造价工程师是行业的核心人才
建筑业是高排放、高能耗、高投入的粗放式产业,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占用了土地资源和自然空间,是污染排放的大头;同时它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以体力劳动为主、低技能和低技术的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实现了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规制,其势必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行为与决策,从而冲击可替代性强的农民工群体,影响建筑业农民工就业情况。那么,环境规制对建筑业农民工就业的
学位
数十年来,国内外的城镇化进程都在以迅猛的速度推进。随着城市成为越来越主要的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健康水平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了推进全球城市环境的良性发展,健康城市运动应运而生。自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建设健康城市的倡议以来,这一项目在国内外迅速普及并深化,城市健康水平的提升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重庆市也参与到了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去,作为我国居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直辖市,其健康水平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对
学位
购物中心作为一种复杂的商业地产业态,具有多业态集聚、多功能复合等突出特点。自上个世纪90年代,它在中国的各个城市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点投资对象。购物中心是多业态业种零售商的综合体,其理论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大焦点,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但目前,中文文献对于购物中心投资开发与运营的相关研究却存在明显空缺。由于理论指导不足、投资盲目跟风和运营团队经验匮乏,中国的购物中心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城市的快速扩张下,城市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旧城区的区域规模在不断增加,这里居住拥挤、环境恶劣、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城市功能,阻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提升城市的发展质量,城市发展不能仅以规模取
学位
在我国30多年大规模的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已经从粗犷式的外延扩张逐步迈入内涵式的存量优化阶段。由于社会与生态压力的双重约束,城市建设迫切需要提质增效以实现城市发展的多元目标。目前,城市更新已逐步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城市竞争力、缓解资源紧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国内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厦门等为主要代表的
学位
控股股东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紧密相连,若上市公司存在财务困难、无法从外部获得融资时,控股股东会通过股权质押为上市公司提供借款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但并非所有借款都是出于“父爱”,控股股东反而可能通过提供借款进行较隐秘的利益输送行为。近几年开始,全球宏观经济下行,我国经济的增速也随之放缓,各类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致使相当规模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下滑,资金周转困难,却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