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蒙古族著名作家额敦桑布小说的人物形象。全文由导论、正文五章、结论、附录等四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交待了选题原由、研究对象、前人研究、研究目的、选题价值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一章、考察额敦桑布小说创作历程,认为作家在创作历程中经历了1980-1999年间抒情性小说创作阶段和2000-2018年间故事性小说创作阶段等两个不同的阶段。并经历了控诉文学与受害者形象,反思文学与悲剧人物形象,改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蒙古族著名作家额敦桑布小说的人物形象。全文由导论、正文五章、结论、附录等四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交待了选题原由、研究对象、前人研究、研究目的、选题价值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一章、考察额敦桑布小说创作历程,认为作家在创作历程中经历了1980-1999年间抒情性小说创作阶段和2000-2018年间故事性小说创作阶段等两个不同的阶段。并经历了控诉文学与受害者形象,反思文学与悲剧人物形象,改革文学与改革者形象,乡土文学与乡土人物形象等六个不同时期、不同题材和六种不同类型形象;第二章,首先运用统计学方法将额敦桑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年龄、职业、性别进行分类统计,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人物形象体系——代表民族劣根性的中年男性形象、代表传统人格的年轻女性形象、代表传统文化的老年人形象等七个类型的人物形象。进而得出贴近生活,注重内心世界挖掘,个性鲜明,性格塑造具有层次性,多表现人的复杂性等等是其人物塑造的特点;第三章和第四章,从性别视角观察额敦桑布小说中的两性人物形象,首先第三章聚焦额敦桑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认为其女性形象基本上可分类为宽厚仁爱的圣女、命苦多泪的妇女、纯洁无暇的女神等三类角色。进而分析女性形象的表意功能,认为其女性形象大致表现了大爱无私——圣母、利益社会——“压迫者”、“新意识的代表”——“新妇女”等三种意义功能,并认为女性人物形象总体上表征了哲理的、神秘的文化意义;第四章聚焦额敦桑布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认为守护文化的老翁、世界变更中的病态儿子、容光焕发的孙子等三种角色是其男性形象的主要类型。进而概括出男性形象的表意功能,认为男性人物主要表现了乞彦精神的凝聚——英雄、民族精神的堕落——“败类”、摇摆——“不稳定”人物等三种意义功能。男性总体形象则代表了文化传承继承,文化的劣根性问题及对未来的期望等等;第五章从审美角度考察了额敦桑布小说形象的审美特色。作者经常运用干净、简单、明亮的性格人物塑造来表征草原人民的朴素、平凡和灿烂之美。并在通过人物形象揭示民族文化的劣根、缺点时表现了一定程度的颓废美和蕴藉美。此外,人物形象都带有一定程度的象征美。结语部分概括全文内容,认为纵观额敦桑布小说创作,他在蒙古族当代小说创作中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物形象系列,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审美风格。
其他文献
本论文提出了两种投影算法来解决凸可行性问题。一种是改进的Valiant投影算法一种是改进的Halpern算法。改进的Valiant投影算法实质上是借助Valiant投影的思想和乘积空间技术,将多集合凸可行性问题转化为两个集合的可行性问题,即是一类求解多重集凸可行性问题的算法。改进的Halpern算法是在经典的Halpern算法的基础上,将定点推广成动点u_n,并给出了强收敛结果。与经典情形相比,改
胡仁乌力格尔《乌力吉扎日嘎拉》是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的民间口头传统,主要说唱内蒙古近代史上的鄂尔多斯革命者乌力吉扎日嘎拉-“新喇嘛”事迹的口头艺术。它是体现胡仁乌力格尔民族化的一个经典作品。本文,以巴拉吉尼玛胡尔齐于1988年在内蒙古电视台说唱录音的26小时26部胡仁乌力格尔《乌力吉扎日嘎拉》口头文本为研究对象,誊写该口头文本的基础上,研究了其题材来源,叙述内容以及口头叙述形式与结构,并提
从合金材料和离子液体有利于CO2吸附和活化角度出发,构建AuCu/g-C3N4和CuO/g-C3N4复合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对催化剂形貌、结构、光学性质及化学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耕地减少、土地利用破碎化等问题也日益加剧。如何在保障农业生产活力的前提下,提高农业景观的生态性、安全性、可持续性,是
含裂纹的加筋板广泛存在于各种工程结构中,其安全性是结构完整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断裂分析采用平面应变断裂韧度,忽视了约束效应,不能描述实际的断裂过程。为了准确的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群岛国家,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海胆是重要的潜在渔业资源。在印度尼西亚,Pari岛是捕捞利用海胆的地区之一,其位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省Kepulauan Seribu Regn
论文综合考察蒙古族现代作家额尔德木特古斯(1921-1990)的生平及其作品。综观额尔德木特古斯及其作品研究,生平研究还停留在文学史叙述,缺乏专题研究且存在诸多问题。其创作的文学作品时间跨度大、资料搜集难度大,作品研究大多也只涉及诗歌、小说等代表性的作品,学术界还未深入挖掘和梳理其他类型的作品。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报刊文献资料以及作家的传记、作品的挖掘,使用一些第一手材料,从而对额尔德
立交桥和高架道路等多层路网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三维导航技术在城市化与信息化中的作用。如何获取车辆深度信息来分辨车辆在立体交通系统中的位置与制定准确的导航路线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车辆在多层道路网络中导航驾驶时,识别车辆在不同层级道路上的上下位置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重叠复杂的立交桥道路。虽然在现有的导航系统中可以表示和可视化立交桥道路,但是现有的车辆
水利工程规模宏大,坝址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周期、工程造价和未来的运行安全等重要方面。一旦出现工程地质问题,轻者将延误工期,导致投资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却也引发了贫富差距。与此同时,在企业当中,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非常大了。那在实际管理活动当中,管理者应如何看待员工的收入差距呢?人们是否应该过度担心人与人之间经济状况的差距呢?在道德领域,经济状况差距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基于这些疑问,本文尝试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经济状况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本文在对害群之马效应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经济状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