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河口湿地的遥感监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ryonec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口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碳储量是整个地球土壤库碳总量的20%-30%,对全球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九龙江河口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储存有大量的土壤有机碳和宝贵的蓝碳,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九龙江河口湿地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以九龙江流域河口为目标区,基于遥感技术提取河口区域湿地信息,剖析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碳储量和蓝碳的动态变化,为全球变暖与碳循环研究提供湿地遥感监测方面的技术支撑,为湿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RS技术、景观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方法,提取了1996年和2010年九龙江河口湿地空间信息,分析了九龙江河口湿地景观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评估九龙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基于碳储量、蓝碳的视角动态剖析了河口湿地在气候调节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取得如下研究结果。   本研究构建了九龙江河口湿地的遥感监测分类方法。该方法综合应用单波段阈值法、多波段光谱增强图像阈值法、面向对象监督分类法等RS技术,其应用于分别提取了九龙江河口1996年和2010年两个年份的TM遥感影像数据,解译总体精度分别是83.75%和81.13%,表明该方法应用于提取九龙江河口湿地信息基本可行。   九龙江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明显。养殖场和水塘水库等人工湿地的总面积增加,由1996年的47.88%增加至2010年的56.41%。包括红树林、泥滩、沙滩、湖泊的自然湿地的总面积减少,由1996年的52.12%减少至2010年的43.59%。自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的趋势明显。红树林和养殖场的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分别为73.93%和41.72%。1996年至2010年,斑块类型水平上,红树林的面积增大,聚集度和连通性增强,形状的复杂程度上升,受人为破坏和影响的程度减小;泥滩的面积大幅下降,有明显的破碎特征,连通性较差,且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沙滩的面积大幅下降,最大斑块优势性下降;湖泊的状态稳定;水塘水库的分布破碎且大小均匀;养殖场的面积大幅增加,有明显的聚集特征,最大斑块优势性增强。在景观水平上,整个九龙江河口湿地间的连通性降低,破碎程度上升;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上升了0.0486。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政策因素是导致近20年来九龙江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1996年至2010年,九龙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碳储量和蓝碳明显增加,表明九龙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功能和效益明显增加。1996年至2010年,整个九龙江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增加了3689.50万元,增幅达30.87%;碳储量增加了11.40万吨,增幅达21.58%;蓝碳总储量增加了2.07万吨,主要由红树林湿地面积增加引起,蓝碳总价值量增加了103.31万元,增幅达21.35%。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种方法研究胶州湾海底地下水排泄(41072174)”,通过运用天然存在的氡技术,对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SGD)进行评价,并对其输送的营养盐通量进
福建牡蛎(Crassostreaangulata)旧称僧帽牡蛎,是福建的重要养殖贝类。《2011年农业部渔业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福建省牡蛎养殖产量达1,456,106吨,占全国的40%,居全国首位,其中主要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pH敏感型智能材料是一类能够将外界pH刺激转换为我们可以直接辨别的信号的智能材料,它可以在便捷化pH测量的同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在医学、药学等诸多领域极具应用前景。pH致变色敏感膜是一种常见的pH敏感型智能材料。指示剂是pH敏感膜的关键,其制备中传统的吸附法和包埋法易引起染料泄漏。虾壳粉具有较多活性基团,是潜在的指示剂固定材料,但其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尚缺乏充足的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虾壳粉吸附作为染料
学位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海参,几百年来一直被视为一种名贵的海味,有“海中人参”的美誉,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