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地层-岩性油气藏以及天然气勘探亟需与之配套地震储层预测技术作为支撑。在系统总结前人P-P波弹性参数反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叠前敏感弹性参数反演的概念,即在一个地区首先通过开展不同岩性不同流体弹性参数的敏感性试验(使用井资料)确定用于该区预测岩性和流体的敏感弹性参数,并利用叠前偏移CRP道集数据通过弹性反演得到这些弹性参数,利用反演的敏感弹性参数预测岩性和流体。围绕着该思路建立并完善了叠前敏感弹性参数反演技术系列,在平湖地区和HY地区实际资料应用中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AVO属性反演理论研究方面,利用模型数据研究了AVO属性反演中的入射角与反演结果的稳健性问题,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地区开展AVO属性反演的最佳策略,即在一个地区,除非密度是对岩性和流体最敏感的关键弹性参数,不需要大入射角(偏移距)数据,入射角达到30°即可,两参数AVO属性反演即可以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假如一个地区密度是对岩性和流体最敏感的弹性参数,而且没有密度将很难区分岩性和流体,在这种情形下,三参数AVO属性反演是必需的,需要较大的入射角(偏移距)数据,适宜的角度为45°或稍大,最大不超过50°。在叠前敏感弹性参数反演技术研究方面,完善了叠前敏感弹性参数反演的技术系列,尤其是在海域地震资料多次波衰减及利用三维体交会图解释叠前反演结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叠前敏感弹性参数反演技术在西湖凹陷HY地区含气砂岩预测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泊松比(σ)、μ~*ρ、λ/μ这三个弹性参数对于H5含气砂岩敏感,它们的交会图可以区分出含气砂岩(含部分干层)。预测了H5含气砂岩的分布,并圈定了H5含气异常面积20km~2。根据研究成果对该区下步勘探部署提出了具体建议,建议原来部署HY1-1-2井继续实施,建议原来部署的HY1-1-3井位置进行调整,在储层和含气异常都比较有利的区域重新设计了该井的位置。在平湖地区,利用叠前反演得到的泊松比(σ)、λ~*ρ两个弹性参数成功识别了P6、P8、P8c和P9四套(四层)含气砂岩,并预测了其横向分布,预测结果得到了PH6井的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