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税负一般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来反映,它表明了一定时期政府财力的集中程度,它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准确界定一定时期宏观税负,使其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1997年开始,我国出现需求不足,经济增速下滑的现象,为扭转这种现象,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理论上应包括国际上通行的刺激经济的减税措施,但实际上我国在税收方面,不但没减税,还出现每年增收超过100亿元,边际税率高达20%~40%,税收弹性达到2以上,税收增长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的现象。那么目前我国这种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合适,是要减税,还是仍有增税的空间,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其变化原因何在,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应界定在什么水平上较为合适,这些都是我国在深化税制改革中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建立我国宏观税负变化及相关经济指标变化的数学模型,对我国宏观税负进行总量和结构分析,对上述问题作出一定层面的回答,并对我国整体税负水平和税负结构的变动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