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e修饰电极-生物电化学系统降解水中双氯芬酸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79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难降解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双氯芬酸(Diclofenac,DCF)在水体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和水环境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近年来倍受关注,需要研发高效降解技术消减水中DCF。由于DCF降解的关键问题是脱氯与深度矿化,为此,本论文以DCF为目标污染物,提出了利用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阳极还原DCF和阴极深度矿化其脱氯产物的技术策略,制备了Ru/Fe修饰电极,构建了Ru/Fe修饰电极-BES降解DCF体系,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了Ru/Fe修饰电极的结构形貌特征;采用电化学手段探明了Ru/F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解释了生物电极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采用液质方法测定了DCF降解产物;通过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试验考察了体系降解DCF过程的潜在生态毒性变化;采用EPR和猝灭实验分析了体系降解DCF过程中各自由基的贡献;通过组学测定分析,探讨了在受DCF胁迫下生物电极的生物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基因和微生物代谢通路所作出的响应,以期为Ru/Fe修饰生物电极-BES体系快速降解DCF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同时也为Ru/Fe修饰生物电极-BES体系快速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提供案例和借鉴。采用两步还原-涂布法制备了Ru/Fe修饰电极,构建了Ru/Fe修饰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降解DCF体系,探讨了Ru/Fe修饰阳极对DCF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Ru~0和Fe~0均匀分布于碳毡表面,Ru/Fe颗粒为合金结构。Ru/Fe修饰电极的电荷转移速率为碳毡电极的1.43倍,Ru/Fe修饰改善了阳极极化,并使MFC最大输出功率达0.600 W m-2,为CF-MFC的2.68倍。体系降解DCF过程的适宜运行条件为:外电阻为500Ω、碳源为500 mg L-1乙酸钠和DCF初始浓度为5 mg L-1。此时,Ru/Fe-MFC降解DCF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降解动力学常数kobs为0.711d-1,是CF-MFC的2.21倍。然而DCF降解过程与Ru/Fe-MFC产电效率呈负相关,随着DCF初始浓度由0增至20 mg L-1,Ru/Fe-MFC库仑效率由27.50%降至21.34%。Ru/Fe修饰阳极富集了与产电和DCF降解功能细菌(如Geobacter、Clostridium、Sedimentibacter、Pseudomonas和Desulfovibrionaceae等)。测出了5种降解中间产物,提出了2条可能的DCF降解路径,其中DCF在Ru/Fe催化还原与功能菌还原的协同作用下逐级脱氯是主要路径,并最终转化为2-苯胺苯乙酸酯(2-anilinophenylacetate,APA)。Ru、Fe金属溶出和循环DCF降解实验结果表明Ru/Fe修饰阳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Ru/Fe修饰电极,构建了Ru/Fe修饰生物阴极-MFC降解APA体系,考察了Ru/Fe修饰生物阴极-MFC同步降解APA与脱氮效能。经Ru/Fe修饰后的碳毡表面粗糙不平,均匀分布着Ru~0和Fe~0颗粒。Ru/Fe修饰生物阴极的阻抗(23Ω)是碳毡生物阴极(164Ω)的0.14倍,导电性能更好。Ru/Fe修饰明显改善阴极极化,Ru/Fe修饰生物阴极-MFC最大输出功率为0.18 W m-2,是碳毡生物阴极-MFC的4.92倍。得到适宜的降解条件为:氨氮浓度为50 mg L-1、APA初始浓度为5 mg L-1、外电阻为500Ω和碳源Na HCO3浓度为500 mg L-1,此时,Ru/Fe修饰生物阴极-MFC对APA的降解效率高达98.60%,具有同时APA矿化和反硝化效能,降解APA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APA降解动力学常数、TOC、氨氮和T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15d-1、59.70%、99.20%和44.56%。随着APA浓度由0增至20 mg L-1,Ru/Fe修饰生物阴极-MFC的库伦效率从56.54%降至48.29%。?OH是APA降解过程中的主要自由基。Ru/Fe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影响着生物阴极微生物的信号转导和环境适应功能,Ru/Fe修饰生物阴极的微生物群落在属水平上以Nitrosomonas为主,并富集了多种APA降解菌、硝化菌和异养反硝化菌如Pseudomonas、Nitrospira、Nitrobacter、Paracoccus、Thermoonas、Dechloromonas和Clostridium_Sutra_stricto_1等,Ru/Fe修饰生物阴极比碳毡生物阴极具有更高硝化反硝化活性。测出了8种中间产物,据此提出了2条APA降解途径,其中APA羟基化是主要途径。Ru/Fe修饰生物阴极同时矿化APA与脱氮机理是以Ru/Fe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主和好氧生物降解/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为辅的协同反应。Ru、Fe金属溶出、循环APA降解和脱氮实验结果表明Ru/Fe修饰生物阴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电沉积法制备Ru/Fe修饰电极,构建了Ru/Fe修饰生物阴极-BES阴极厌氧-好氧顺序更替的DCF降解体系,开展了Ru/Fe修饰生物阴极顺序还原-氧化DCF的规律研究。在外加电压0.6 V下,Ru/Fe修饰生物阴极的阴极电势和阻抗分别为-0.80 V和26Ω,明显低于碳毡生物阴极的-0.66 V和110Ω。Ru/Fe修饰生物阴极-BES的最大输出电流为0.60 m A,是碳毡生物阴极-BES的2.31倍。得到适宜的降解条件为:外加电压为0.6V、APA初始浓度为5 mg L-1、外加碳源为500 mg L-1Na HCO3和氨氮初始浓度为50 mg L-1,此时,Ru/Fe修饰生物阴极的最大DCF降解率和降解动力学常数分别为93.19%和1.31d-1,远高于碳毡生物阴极的21.95%和0.12d-1。[H]和?OH分别为Ru/Fe修饰生物阴极还原过程和氧化过程的主要活性物种。Ru/Fe修饰生物阴极先在厌氧下使DCF还原脱氯,生成APA等降解中间产物,而在后续好氧下,?OH以及阴极化能异养微生物进一步将APA等降解中间产物氧化生成小分子有机物甚至矿化,反应4d的矿化率高达69.56%。Ru/Fe修饰生物阴极的优势菌为厌氧脱氯菌如Hydrogenedensaceae和Dethiosulfatibacter,产氢产乙酸发酵菌如Lentimicrobiaceae、Anaerolineaceae和Bacteroidales,以及异养反硝化菌包括厌氧反硝化菌如Azoarcus和好氧反硝化菌如Pseudofulvirmonas。测出了13种降解中间产物,据此提出了2条可能的DCF降解路径,其中先厌氧还原后好氧羟基化是DCF主要裂解路径。Ru/Fe和阴极微生物在厌氧-好氧顺序更替下协同催化反应是DCF矿化的主要机制。DCF经Ru/Fe修饰生物阴极处理后生态毒性大大降低,经过4d反应的反应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率由22.87%下降到8.03%。Ru、Fe金属溶出和循环DCF降解实验结果表明Ru/Fe修饰生物阴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探讨了BES生物电极受DCF胁迫下生物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基因和微生物代谢通路的响应关系。生物阳极的各种酶活性在DCF胁迫下受到了显著抑制,其中平均脱氢酶活性从对照组的1.46 U/(mg prot)降到有DCF胁迫时的0.62 U/(mg prot)。生物阳极中CYP450的相对含量在DCF胁迫下由原来的0.70%下降到0.58%。生物阳极的CAZy在DCF胁迫下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同样地,在DCF胁迫下,生物阴极的各种酶活性也降低,其中生物阴极的平均脱氢酶活性由对照组的11.21 U/(mg prot)降到有DCF胁迫时的10.16 U/(mg prot)。DCF胁迫下CAZy在生物阴极的丰度较对照组生物阴极要低,而生物阴极中CYP450的相对丰度由0.76%降到0.72%。值得注意的是,在DCF胁迫下,生物阴极比生物阳极更耐DCF的胁迫。生物阳极中电活性菌如Geobacter和Clostridium等菌属和专性厌氧菌如Methanobacterium更易适应于DCF的胁迫,而大多化能异养菌如Propionibacterium、Dehalobacter和Tessaracoccus等则不易适应于DCF的胁迫。对于生物阴极,Azoarcus、Methanobacterium、Hyphomicrobium、Mesorhizobium和Propion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在DCF胁迫下显著富集,而Nitrosomonas和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则在DCF胁迫下显著减少。与碳水化合物、脂质以及氨基酸等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在DCF胁迫下均受到显著抑制,导致糖类等代谢物在生物阳极中积累,从而影响生物阳极对有机质消耗的性能。相反,生物阴极中关于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在DCF胁迫下受到影响较小,导致糖类代谢物不易在生物阴极中积累。代谢组学进一步揭示了特定抑制生物电极包括生物阴极和生物阳极中微生物代谢过程,如碳水化合物、脂质和氨基酸等代谢通路等均受到DCF胁迫的抑制作用,但生物阴极受DCF胁迫的抑制作用相对于生物阳极较小。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器件的高度集成和小型化,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已成为维持电子设备稳定运行和出色性能的技术保障。其中,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PTCs)以轻量化、绝缘、耐腐蚀、易加工等优势成为热管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多数PTCs的基体都是来自不可再生的石化资源,且随着电子产品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子废弃物的急剧增长已对环境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威胁下,利用可生物降解的生
视觉目标跟踪作为计算机视觉最基本的研究领域之一,在视频监控、智能交通、人机交互、医疗诊断、辅助驾驶、视觉导航等诸多场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仅仅给定第一帧的任意感兴趣目标中心位置和目标框的大小,目标跟踪的任务是在后续的视频或图像序列中不断地估计该目标的位置和大小,以便为其它视觉任务提供数据信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视觉目标跟踪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并在简单场景(如静态场景的刚性目标)取得了较好的跟踪精度,
新建西宁至成都高速铁路穿越了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以及黄河上游的若尔盖湿地季节冻土区,寒冷的气候、沼泽湿地及冻胀敏感性地基土会使铁路路基产生大的冻胀变形,将影响到路基建设,若处置不当将严重威胁到铁路安全运营。尽管我国在哈大高铁和兰新高铁的建设过程中对路基的冻胀机理与防治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针对若尔盖高寒湿地腐殖质黏土的冻胀特性与工程处治还是缺乏深入研究。为了保证铁路路基的稳定性,探究腐殖
快速城市化建设导致城市地表不透水率和地表径流显著增加,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城市水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大力推行以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构建为核心的“海绵城市”建设。但不同的LID措施具有不同的水文响应和水质处理特性,而且LID措施雨水径流控制能力与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结合区域土壤类型和降雨特性等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探究和完善LID技术体系,有助于推进我
宋太祖赵匡胤因黄袍加身,继而陈桥兵变取代北周,建立了宋朝;这具有戏剧性的政变,全然因赵匡胤兄弟掌握了禁军,因此成为夺权的最佳助力,太祖登基之后即整顿禁军并削弱藩镇,以"强干弱枝"为其施政的国策,结果产生重内轻外、重文轻武的流弊。又宋太宗亟欲收复对宋的国防具有重要性的燕云十六州,而与辽征战、对立,再来西夏挟辽人之势,时为宋患。《教战守》则是苏轼参加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制科之试所写的策论之一,其
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在工业和科学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如质量检查、生物成像、健康监测和医疗应用等。有机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具有生产成本低、质量轻、柔性、可穿戴性、探测波长范围可调和在室温下工作等优点,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然而,在近红外范围内,具有低能量的窄带隙材料相邻能级间重叠,使得探测器光电转换效率低(光电流小),本征载流子浓度高(噪声电流大),限制了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探测率等性能。特别地,光探测器
电力电子技术基本主导了当前能源工业和国防工业等工业应用的发展,AlGaN/GaN HEMT开关器件作为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典型代表,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AlGaN/GaN HEMT开关器件因其独特的器件结构和较高的原子位移能,使其在电机驱动系统等高频高速应用领域及空间卫星等空间应用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AlGaN/GaN HEMT开关器件
对特定刺激响应并释放活性药物的递送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有效策略。炎性疾病(inflammatory diseases)涵盖了大量的具有发炎体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健康的机体组织而造成的。本研究工作以双硒醚键为基本架构,设计和合成了两种新型纳米药物体系。这些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响应炎症微环境的刺激而释放出活性药物,实现了对两种炎症疾病(高尿酸血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本研究工作
近年来,拓扑材料以其新颖的物理性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具有良好的拓扑稳定性,在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对绝缘体(或半导体)的拓扑分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量子霍尔效应中的拓扑量子态,这是超脱著名的朗道理论框架的新的分类机制。这种分类是鼓舞人心的,因为多年来自发对称破缺的框架已经成功地用于凝聚态的量子态分类。在对量子霍尔效应研究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拓扑绝缘体作为第一类本
水下焊接在海洋工程、核电核岛以及水利工程等的水下结构物连接和在役维护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局部干法水下MIG焊接(Local Dry Underwater Metal Inert-gas Welding,LDUW-MIG)采用小型排水装置将待焊局部区域的水排干并进行焊接,不仅集成了湿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又具备干法对电弧保护的效果,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水下结构物的焊接方法。然而,水的导热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