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穿结构的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cxue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自1991年首次发现以来,已引起物理、化学和材料等学科的极大兴趣。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性能,是一种理想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但由于碳纳米管具有很强的范德华力,很难以在基体中均匀分散和有效结合,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而,开辟出一条新颖而有效的复合制备路线意义重大。网络互穿结构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均匀性较好,具有优良的力学、热学和摩擦学性能等。本论文尝试了两条复合路线来制备具备网络结构的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首先,通过对碳纳米管的混酸处理和氨水处理,在不使用乳化剂的情况下,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形状较为规则的碳纳米管球。并比较了不同油相、酸处理时间、水相中碳纳米管含量、搅拌蒸发温度对微球的形成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蓖麻油作为油相,使用酸化处理1.5 h后的碳纳米管在85℃下能制备出直径为2~20μm的碳纳米管微球。碳纳米管微球的形成机理初步认为是:被混酸和氨水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表面被酰胺化,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依靠它们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官能团间的化学作用,自组装成紧密稳定的球形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自组装成微球后比表面积比原始碳纳米管的略有下降,而总孔容则有所提高了。然后,以碳纳米管微球作为多孔炭骨架,对进行了铜粉的熔渗。由于铜对碳纳米管的浸润性较差,且液态铜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因而熔渗效果不理想。其次,采用明胶对碳纳米管进行修饰,在碳纳米管骨架形成的过程中,进行铜粉预埋,进而通过固化、炭化、还原、热压等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具有网络互穿结构的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SEM照片表明: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网络穿插结构。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从0wt%增加到9wt%,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失重相比于纯铜分别有大幅度下降。这是由于碳纳米管以网络交联形式分散在铜基体中,起到了承载和传载作用,阻止了在干摩擦过程中铜晶粒的脱落,同时,暴露在复合材料表面的碳纳米管,如同润滑的石墨膜,有效的抑制了钢销与铜基体之间剧烈的刮擦和犁销作用。热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碳纳米管含量为9wt%时,其平均热膨胀系数比纯铜下降了27%,但热导率则有较明显的降低。导电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从0wt%增加到12wt%,复合材料的的电导率有所下降。此外,研究了不同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原料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截至2014年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622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53亿m3/d,按吨污水能耗0.20-0.35 kWh计算,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能耗为0.30-0.54亿kWh/d。曝气系统作为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一部分,设备及安装成本占比并不高,但却是污水处理过程的主要耗能单元,占总能耗的50%-60%。目前我国现行曝气器充氧性能测试方法以1993年颁布的《曝气器清水充氧性能测定》(CJ/
农药因长期和广泛施用已成为重要的农业污染源,其中阿特拉津是全球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农药之一。近年来,阿特拉津已造成了地表水、土壤等严重污染,其浓度已远超于《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要求,因此,阿特拉津已被列入中国环保部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相对于物理、化学技术而言,生物法降解阿特拉津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治理阿特拉津污染的方法。本研究致力于筛选高效阿特拉津降解菌株并对其
随着国家对硫化氢气体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处理需求也逐渐增多。而活性炭法作为常用方法,活性炭需求量也逐渐增多。本论文以市政污泥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备原料
汽轮机转子是汽轮机组的关键部件,其作用为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汽轮机转子质量大,回转半径大,长期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高速运转,承受着离心力和热应力等的综合作用。在
分别采用80目海泡石、325目海泡石、100目分子筛、100目木粉、300目木粉为填料制备聚苯乙烯基复合膜,对五种复合膜的透过性能进行了探讨,比较了不同填料复合膜的透过规律,对不同填料含量、不同膜厚、不同填料粒径对复合膜的透过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对比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对不同填料复合膜的累积透过量分别用一级动力学方程N_t=N_∞(1-e~(-kt))、Elovich方程q_t=a+bl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