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趣味与历史转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治混乱,文化环境复杂。学术起甚大变化,儒家衰微,老庄学说盛行,玄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此时之时风即为“清谈之风”。士大夫们围绕着言、意、象展开抽象学理的探讨。由人物品题发展而来的美学探讨也随之兴起,进而在人论、画论、书论、文论等艺事方面展开有意义的思辨和品藻。由魏晋时期积淀了带有“人格之自然化”倾向的品评语辞,进而在南北朝时期这种习尚发生了转化,以士夫为代表的精英阶层开始自觉地将“积淀”转向“自然之人格化”,并展开艺事品评。表现在书法方面的画论由齐梁间开始兴起,并且是围绕着“二王”而展开的,形成“王书书学系统”并构成了品评传统及融合儒、道文化精髓的“中庸”、“兼善”的品评观。随着儒家礼乐文化在齐梁间逐渐恢复,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得以为皇室重视,至唐太宗“大王”书风演为书学正统,重视书法,科举考试要求“楷法遒美”,“皆得正详”,形成初唐时期的书法风潮,但“王政统治”而“倡儒学、树人伦”的潜台词是无法回避的,强有力的皇权推动,使得书法成为“礼法”之下的艺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书法“楷书”书体演变的逐渐稳定,以及期间一些重要的书家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例如,欧阳询、虞世南等,由此唐代书法“尚法”风格形成。每一个语辞都可以被赋予很多不同的含义,有时一个语辞就有可能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的观念。本文希望借助语言行为学、史学以及社会学等考察方式能够进入书法史的内核中,进行有意义的思辨,对唐代书法“尚法”风格的形成进行探讨,并希望从中得到有益的收获,从中理解书法演变轨迹中“动人心弦”的点点滴滴。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对济南市南部山区(简称“山区”)1071名在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山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山区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分析
目前,单一CPU节点的计算能力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而利用云计算技术,人们可以方便的通过网络获取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以及基础设施。因此将消耗大量计算资源的复杂计算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之而来的交通拥挤问题、城市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但因轨道交通的建设及运营所需资金巨大,显然传
<正>减负的关键是增效,而增效的关键在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减负增效、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呢?1.拓展有效的教材资源。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它虽然是最重要
噪声是普遍存在于各种职业环境下的一种有害因素,强噪声可导致机体噪声性听觉损伤甚至职业性噪声聋,而职业性噪声聋是危害劳动者健康的一种重要职业性疾患,预防和治疗职业性
目的: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控释系统(HBS)原理研制盐酸西曲酸酯胃漂浮片,并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片剂的处方进行筛选与优化,制备盐酸西曲酸酯胃漂浮片,测
基于信号控制交叉口时空关系分析,综合运用交通流理论和信号控制技术,建立了动态车道功能与信号相位组合模型,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程序对该模型求解.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正> 1927年6月,中国瑞典联合科学考察团曾在我国原绥远省阴山北面偏远的艾不改河的支流忽吉图河中采获一种鳅科鱼类标本,计12尾,后被斯文赫定(Sven Hedin)等悉数携往欧洲,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复杂曲面的产品越来越多,人们对其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国内的数控系统大多仅具有圆弧和直线两种插补方式,进行复杂曲面加工时通常采用离线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和技术的快速更新,使IT企业间的竞争已成为基于创新和速度的竞争。因此,怎样把一个既定的战略规划,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快速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