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集输系统中硫化氢的反硝化生物抑制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S是一种剧毒气体,对人体危害严重。就石油行业而言,H2S气体的分布非常广泛,对作业工人存在潜在的生命伤害等安全隐患。长庆油田公司勘探总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登记地域范围占中油股份公司总登记面积的14%,位居中国石油第二位。随着长庆油田勘探、开采与集输系统的不断扩大,硫化氢对设备的腐蚀以及对作业人员人身危害越来越严重,监测、预防、治理H2S等有毒有害气体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基于H2S控制及企业安全生产需求,研究了石油集输系统中硫化氢的反硝化生物抑制技术。建立了两个UASB反应器(UASB-1和UASB-2),其中UASB-1模拟石油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生存环境,强化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滋生使其不断产生硫化氢气体。该系统液体随后进入后续UASB-2厌氧反应器,其主要作用是在其中形成反硝化作用的环境条件,以控制石油输集系统中不断滋生的硫酸盐还原菌,从而达到控制硫化氢气体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的最佳氧化还原电位(ORP)为-370~-300mV,而反硝化细菌的最佳ORP为-150mV~-50mV。向系统中加入亚硝酸盐可以迅速增加反应器中的ORP值,并且为反硝化细菌提供充足的氮源。当系统中的w(SO42-):w(NO2-)=8:1.2时,抑制效果最佳,可以将硫化氢的产生降低至10%。运用16SrDNA基因克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方法研究了系统中微生物种属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能够有效抑制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繁殖,系统中3种典型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属、脱硫肠状菌属、脱硫单胞菌属)逐渐消失,同时反硝化细菌的种属和数量都显著增加。基于室内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针对长庆油田采油四厂艾家湾作业区集输系统中硫化氢气体较高的问题,采用生物抑制技术对该系统中H2S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单井反硝化生物抑制可以使集输系统沉降罐、污水罐中H2S气体浓度由最初的268mg/m3降低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要求的10mg/m3以下。在实验周期内,系统中的反硝化细菌的数量随加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从最初的3000cfu/100mL增加至600000cfu/100mL,而此时系统内的ORP值由硫酸盐还原菌生存的最佳微环境(-370~-300mV)升高至反硝化细菌生存的最佳微环境(-50~-100mV)。对加入亚硝酸盐后的微生物种群进行测序发现,反硝化微生物种群和数量有很大发展,其中反硝化微生物主要有耐盐芽孢杆菌、产碱假单胞菌和奈瑟菌。本研究完善了集输系统中H2S生物抑制技术研究,证实了该处理技术与实施工艺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长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效果及对生活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合宪性审查”一词,并强调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对于合宪性审查并不是没有规定,只是现有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足,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于合宪性审查的主体、审查的范围、审查的程序、审查的标准、审查的方式、审查的后果等等,由此看来,在整个合宪性审查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合宪性审查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因此需要深刻把握该
<正>5月15日—19日,一汽解放公司无锡柴油机厂(以下简称锡柴)爱心大使带着全体锡柴人浓浓的爱意和真诚的关切再次启程,奔赴河南、安徽,向许昌、南阳、阜阳3户贫困家庭送上爱
介绍了重庆市悦来水厂一、二期工程高密度澄清池的设计优化,以改善在不同工况下尤其是低温低浊条件下的运行效果;实践证明改善高密度澄清池结构,尤其是对推流区及沉淀区进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数据已越来越成为表征居民地理行为的重要载体,用户迁移、社交网络、移动通信等地理行为大数据成为城市联系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百度迁徙"大数据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够模拟内源性荷尔蒙的功能,达到干扰生物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工合成的农药是自然界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目的探究本课题组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运用阑尾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犬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治疗。实验过程中选取多个时
鄂东民间童谣具有"多种巫术形式的综合运用"、"接触巫术和祈求巫术的大量使用"、"诅咒巫术的戏谑化表达"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接受主体儿童的思维特点和鄂东特定的地域文
预应力技术在我国应用多年,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在设计与施工中也屡见不鲜。本文扼要地阐述了大跨度、大体积的钢筋混凝土梁结构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技术施工时的特点,着重探讨了
从大数据时代引起的科研生产力和思想观念变革出发,总结传统智库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局限性,指出落后的科研生产力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随之分析"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