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出现下降,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为了扭转这种下降趋势,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2010年,对全国青少年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但是学生体质健康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各类学校的体质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及其重要。本文以济宁市市区12所初级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济宁市人文特点、中央7号文件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精神与要求,对济宁市初级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大部分初中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有少部分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不太了解。(2)济宁市大部分初级中学都没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的每周3节体育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3)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形式主要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全校性体育竞赛和运动会,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只有少部分学校开展,目前还没有在各学校中普及。(4)济宁市市区部分初级中学体育场地设施的不完备,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5)济宁市市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研究生以上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少;他们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以中年教师为主;职称结构主要以中学二级为主。(6)大部分学校虽然都建立了阳光体育运动的督导与评估机构,但只有个别学校每天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检查监督。为了使阳光体育运动能更顺利的开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几个建议:(1)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2)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内容,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3)加大体育锻炼的资金投入,包括场地、器材方面,用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缓解学校体育场地空间不足的压力。(4)阳光体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所以要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以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开展。(5)对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力度,建立督导与评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