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脐血及胎盘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水平变化,同时分析比较胎盘炎性细胞浸润与早产儿脑损伤(Brain injury in preterm infants,BIPI)的关系,探讨HMGB1和RAGE在宫内感染(intrauterine infections,IUI)后BIP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出生随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胎龄在30-32周间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娩出后立即断脐,抽取脐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脐血中HMGB1和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glycation endproducts,sRAGE)的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胎盘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浸润的中性粒细胞进行计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GB1和RAGE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根据头颅B超或者头颅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进行BIPI的诊断及分度,分为无脑损伤组(对照组)、轻度脑损伤及重度脑损伤组;以胎盘病理组织学诊断绒毛膜羊膜炎为宫内感染诊断标准,将脑损伤早产儿进一步分为宫内感染脑损伤组和无宫内感染脑损伤组,并以无宫内感染且无脑损伤的早产儿作为对照进行研究。 结果:1.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纳入早产儿共108例,对照组67例,轻度脑损伤组33例,重度脑损伤组8例。三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出生方式、围产期使用激素、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机械通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程度脑损伤早产儿脐血中HMGB1、sRAGE水平:对照组早产儿脐血中HMGB1水平明显低于两个脑损伤组,轻度脑损伤组HMGB1水平低于重度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早产儿脐血中sRAGE水平明显高于两个脑损伤组,轻度脑损伤组sRAGE水平高于重度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3.脐血HMGB1、sRAGE与宫内感染后早产儿脑损伤关系:宫内感染脑损伤组31例,无宫内感染脑损伤组10例,对照组(无宫内感染且无脑损伤)45例。宫内感染脑损伤组早产儿脐血中HMGB1水平高于无宫内感染脑损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宫内感染脑损伤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AGE水平在宫内感染脑损伤组低于无宫内感染脑损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宫内感染脑损伤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HE染色胎盘组织病理学检查:重度脑损伤组早产儿发生绒毛膜羊膜炎7例,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87.5%;轻度脑损伤组绒毛膜羊膜炎24例,发生率72.7%;对照组22例,发生率32.8%,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重度脑损伤组与轻度脑损伤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损伤组与轻度脑损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对浸润的中性粒细胞进行计数,对照组早产儿胎盘中每高倍镜下中性粒细胞数明显低于两个脑损伤组,轻度脑损伤组低于重度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5.胎盘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脐血HMGB1、sRAGE水平相关性:脐血中HMGB1水平与胎盘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数呈正性相关(r=0.579,P<0.001);而脐血中sRAGE水平与胎盘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数呈负性相关(r=-0.415,P<0.001)。 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脐血中HMGB1、sRAGE水平在诊断BIPI中的价值:在诊断BIPI时,HMGB1线下面积(areaunder the curve,AUC)为0.675,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0.561,0.789),截断点为185.52μg/L,特异度95.5%,敏感度46.3%;sRAGE线下面积AUC为0.668,95%CI为(0.563,0.773),截断点为192.80 pg/mL,特异度77.6%,敏感度53.7%。 7.胎盘组织中HMGB1及RAGE蛋白表达:对照组早产儿胎盘组织中可见少量HMGB1和RAGE蛋白表达,主要分布于滋养层细胞,亦可见于血管内皮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呈略高于背景的淡黄色染色。轻度脑损伤组两种蛋白表达分布与对照组一致,但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多,且染色强度增强,呈棕色染色,另可见少量深棕色染色的炎症细胞分布其中。重度脑损伤组染色强度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深棕色染色,且有大量阳性染色的炎症细胞分布其中。对两种蛋白表达强度进行分析:两脑损伤组胎盘组织HMGB1和RAGE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重度脑损伤组高于轻度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1.脑损伤早产儿脐血中细胞因子HMGB1水平明显升高,且胎盘组织中HMGB1及RAGE表达均明显增强,提示HMGB1/RAGE可能参与了BIPI的发生发展,且其变化程度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脑损伤早产儿脐血中sRAGE水平明显下降,其水平的变化程度与病变程度呈负性相关,提示sRAGE对早产儿脑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 3.宫内感染与BIPI密切相关,且炎症程度越重,脑损伤程度越重。 4.检测HMGB1、RAGE及sRAGE可为临床早期诊断BIPI提供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