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2O3半导体薄膜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i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日盲紫外探测器因在导弹制导探测、早期预警、紫外通讯、臭氧监测、海上污染查证、生物分析、公安侦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随着市场对波长小于280 nm的日盲紫外探测器的开发与应用需求越来越大,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各种新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开发新型日盲紫外探测器,以实现军事、民用等领域的应用。Ga2O3半导体材料因具有4.9 e V左右的较大禁带宽度,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好的抗辐射性能,较低的背景噪声等优点,使其在日盲紫外探测中可以获得较高的量子效率和较高的灵敏度,成为日盲紫外探测器的最佳材料之一。目前,世界各国研究者在宽禁带Ga2O3半导体材料及日盲紫外探测器的制备与研究中,也遇到不少材料生长及器件制备等棘手问题,针对当前Ga2O3半导体薄膜材料及紫外探测器研究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本论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开展了Ga2O3半导体薄膜制备及膜层掺杂改性后的紫外光电特性的研究工作。论文研究的结果可为今后Ga2O3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紫外探测器的开发及通过掺杂技术提高Ga2O3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光电特性提供实验参考。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依据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和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MS 4.3模拟软件建立了Ga2O3超晶胞结构,从理论上计算分析了本征Ga2O3,钒(V)、铝(Al)掺杂的V/Ga2O3、Al/Ga2O3晶胞结构的能带结构、态密度,为Ga2O3的掺杂改性及在新型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采用射频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Ar气氛下,通过改变溅射功率和沉积时间等参数,在Si O2及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Ga2O3薄膜,并制备了Ga2O3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分析仪器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物相、及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分析。结合吉时利4200A-SC半导体特性分析仪测试分析了本征Ga2O3薄膜的电学特性和光响应特性。(3)利用双靶磁控共溅射技术分别制备了V、Al掺杂的V/Ga2O3、Al/Ga2O3半导体薄膜。利用XRD、SEM、EDS等分析仪器对掺杂后样品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了不同制备条件下的V、Al掺杂的Ga2O3半导体薄膜中V、Al掺杂元素含量,对比了不同的V、Al元素掺杂浓度对Ga2O3薄膜表面形貌和电学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制备Ga2O3薄膜过程中掺入V、Al元素能有效增强其电子学及光电特性,研究发现,掺杂Al元素制备的Al/Ga2O3薄膜具有更好的电子特性。
其他文献
性能优异的铲齿不仅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可大幅度提升挖掘机的作业效率,从根上减少了其成本消耗。目前,我国国产挖掘机铲齿的实际使用寿命通常只有3~4周,且消耗量高达500万把/年,这迫使我国每年仍需要不断进口大量且昂贵的铲齿。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新型国产铲齿用钢及其关键制备技术的研究已备受关注。在新时代大背景下,随着对绿色生产及节能减排认识的不断提升,贝氏体钢因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和综合性能优异等被
钛合金凭借其高比刚度、高比强度、出色的耐腐蚀性能,在现代飞机制造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原理,根据实际尺寸直接制备零件的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可以迅速而准确的制造出形状复杂的大型构件,减少零件间的连接。对于钛合金这种难加工材料,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明显减少加工工序同时缩短加工周期,因此对于增材制造钛合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
脓毒症(sepsis)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治疗难度大,且预后较差,给全球医疗卫生系统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然而针对脓毒症的治疗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抗氧化应激体系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它通过调节抗氧化反应原(ARE)介导的抗氧化酶和Ⅱ相解毒酶等的表达,在脓毒症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Nrf2相关信号通路及其在脓毒症器官损伤中的最新研究进
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依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活教育"思想的课程论,就是说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活的书,活的教材。幼儿园绿色种植活动是通过让儿童亲身体验播种、栽培、收获等种植过程,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来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的世界,提升他们的劳动能力。
随着课程思政研究的逐渐深入,课程思政源流、内在机理、理论框架、方法论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日益清晰;实践探索快速推进,课程思政制度机制建设、教师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构建趋于体系化,部分实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向前发展,需要在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建设、标准体系与评价机制研发、“同向同行”机制建设等层面实现突破,并系统解决课程与教学创新、教师发
新时代,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课堂教学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但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面临诸多难点问题,例如,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关系、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意识形态表现形式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关系、“大思政”与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关系、课程知识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关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要从理念构筑、举措联动、
课程思政是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实践中,对课程思政二元对立式的外在化理解,出现组合式、标签式等外铄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扭转这一困境,根本上要从立德树人大格局看待课程思政建设,遵循内生育德,将课程与教育、育才与育德相统一,实现课程回归教育本真。激发课程思政内生动力,核心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各美其美中保持美美与共,关键是发挥教师育德能动性。
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是基于学生发展阶段性、连续性、渐进性构建学段有机衔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一体化、全贯通的课程思政体系。应采取常态化宣导、多样态活动、循证探索等路径,使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入脑、入心”;基于“学段”超越思维,构建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管理架构和课程思政共同体;综合多因素,分别构建基于课程和基于学段的并行目标体系,形成课程思政目标向上托举与递进、向下关注与接力“平
热带气旋的形成是大气中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远洋观测资料的匮乏以及本身的多尺度特征,热带气旋的形成过程是当前热带大气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在利用高精度数值模式成功模拟台风“鲇鱼”(2010)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中关键中尺度过程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台风前期扰动中中层涡旋的形成和发展、水汽的变化以及他们对“鲇鱼”台风形成的影响。高精度数值模拟显示,在“鲇鱼”形成过程的早期,对流层
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是一种利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电能从牵引变电所传递到轨道交通车辆的设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工作原理使得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相比传统的第三轨或者接触网供电方式,具有无直接接触、无磨损、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在电气化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和磁悬浮铁路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磁辐射水平作为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指标,过大的电磁辐射值不仅影响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周围设备的正常工作从而威胁行车安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