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是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酶,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植物寄生线虫MAPK的功能对线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克隆了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Chitwood)MAPK基因MiMPK1,利用RNAi技术对线虫的卵块和2龄幼虫进行了离体干扰效应验证,并通过表达MiMPK1,基因片段dsRNA的转基因番茄植株对线虫进行了RNAi活体效应验证,为探讨MiMPK1基因的功能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靶标基因的EST序列,采用RACE法从南方根结线虫体内克隆了目的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深入分析。基因全长1358bp,包含118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394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蛋白分子量大约是45.4KDa,等电点6.5,GenBank登录号为DQ923592。生物信息分析表明,靶标基因即为MAPK基因MiMPK1。进一步研究确定了MiMPK1基因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为多拷贝基因。对MiMPK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表达分子量与预测值相符。MiMPK1编码蛋白具有MAPK的11个保守结构域及磷酸化位点TEY模体,无跨膜结构,预测其三维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进化分析表明,MiMPK1编码蛋白与人类和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与小鼠和果蝇亲缘关系较近。
2.体外合成MiMPK1基因片段的dsRNA,利用浸泡法同时处理南方根结线虫的卵块和2龄幼虫,对其进行离体干扰效应验证。卵块浸泡在2mg/mldsRNA1天后,观察到孵化出的2龄幼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但其死亡率却达到85%以上,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不高于5%;将孵化出的线虫和未孵化的卵块一同接种到番茄根部,45天后发现番茄根部没有根结和卵块,说明MiMPK1基因被沉默的幼虫无侵染力。卵块浸泡在2mg/mldsRNA3天后,孵化出的2龄幼虫死亡率几乎达到100%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孵化出的2龄幼虫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2龄幼虫浸泡在2mg/mldsRNA6h后,线虫的活力明显下降;将处理的2龄幼虫接种到番茄根部,45天后发现番茄根部的根结和卵块数量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RT-PCR分析表明靶标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MiMPK1,基因在线虫的发育与寄生中具有关键作用。
3.通过植物介导沉默靶标基因对线虫进行RNAi活体效应研究。研究通过构建目的基因的dsRNA干扰表达载体,将MiMPK1基因和Mi-sf基因的片段分别正向和反向插入到载体中,得到表达目的基因dsRNA干扰载体pCAGC1341-TGPM02RNAi和pCAGC1341-TGAW01RNAi。根据已建立的高效快速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程序,通过农杆菌EHA105将构建好的载体转化番茄,获得了dsRNA干扰表达载体的转基因番茄。PCR扩增检测显示大多数转基因植株都能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对转基因番茄进行Southern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RT-PCR验证外源基因高效表达。将2龄幼虫接种到T0代植株,14天后发现转基因番茄的根结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表达MiMPK1基因dsRNA的番茄与表达Mi-sf基因dsRNA的番茄相比,根结数明显减少,表明转基因番茄具有高效的抗虫作用,且转MiMPK1基因番茄的抗虫效果优于转Mi-sf基因的番茄。
充分说明MiMPK1基因在线虫的发育与寄生中具有关键作用,表明MiMPK1的dsRNA干扰在植物抗线虫的基因工程中具有应用价值,为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