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雪垠的五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其创作跨度长达42年,几乎横贯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所有重要历史时期。本论文拟从《李自成》的创作发生入手,从发生学研究的角度来对《李自成》进行研究。通过对《李自成》创作发生的“前文本”,其创作发生与时代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作家创作观念的更迭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李自成》如何在复杂多元的文学环境当中完成了创作发生的过程。以及其在创作发生历程中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绪论从三个方面入手说明了对《李自成》进行发生学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首先总结了当下关于《李自成》创作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分类概括;其次认定当下关于《李自成》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文本阐释和作家创作历程的研究当中,对于《李自成》创作发生的研究还并不多见;再次简介了本论文的主要理论工具:即法国文学评论家皮埃尔—马克·德比亚齐的文本发生学,皮亚杰所创立的发生心理学,以及中国古代治学方法中的朴学方法论。对这些理论的来源以及内涵进行了阐释说明。第一部分以文本发生学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李自成》创作发生的“前文本”进行分析,来说明“前文本”对于《李自成》创作发生的重要作用以及深刻影响。主要分为:1、姚雪垠本人的历史资料积累和研究;2、《李自成》对同类题材相关文学作品的借鉴和吸收;3、姚雪垠本人的同类题材作品以及论文创作。这三个方面综合构成《李自成》创作发生的“前文本”体系,并从创作发生的起源阶段影响着《李自成》的文本发生。第二部分从时代环境对《李自成》创作发生的影响入手,将时代环境具体概括为:1、十七年间昂扬的社会总体精神;2、极左政治思潮的影响;3、工农兵文学环境的影响;4、毛泽东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分别从社会、政治、文学以及个人意志四个方面说明了《李自成》的创作发生于时代环境之间息息相关的互动和影响关系。第三部分从作家的创作观念以及观念的演变更迭入手,分析作家观念与《李自成》文本发生的重要关联以及影响。主要分作三个论述要点:1、现代性观念与《李自成》的创作发生;2、历史合力意识与《李自成》的创作发生;3、悲剧意识与《李自成》的创作发生;4、观念更迭与《李自成》创作发生的关联。这四个方面分别以影响小说文本发生的观念性的重要因素作为切入点,力图解释作家的创作观念如何在不同时期影响着《李自成》的创作发生。结语以发散性思维的方式,从《李自成》阐释历史的方式,如何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实现共通,以及《李自成》如何从创作观念阶段转化为非常典型的革命文学文本。通过发生学研究将隐含在《李自成》文本当中的权力结构揭示出来。对《李自成》进行发生学研究,其主线就是通过将被历史烟尘遮蔽的文学史实进行开掘和整理,以发生学的研究思路为主体,通过对《李自成》创作发生过程的理论化分析,进而为研究整个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参考,也就是从知识考古的角度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