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CT冠脉成像中护理干预与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h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系统完善的CT冠脉血管成像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并比较该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宝石CT冠脉成像中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不同影响。对象与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照组(A组)回顾性收集100例于2013.1-2014.1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做过CT冠状动脉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一般情况登记表,实验组(B组)选取100例于2014.6-2015.6在该医院行CT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A、B两组患者的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人数、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人数、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从而判断综合护理干预在宝石CT冠脉成像中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选择检验水准α=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对照组女性55例,男性45例,平均年龄(55±10)岁,体质指数(24.69±3.50)kg/m2;实验组女性47例,男性53例,平均年龄(54±10)岁,体质指数(23.82±2.93)kg/m2,经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结果显示:?A组有67例患者采取了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方式(A1组),33例患者采取了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方式(A2组);B组有91例患者采取了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方式(B1组),9例患者采取了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方式(B2组),两组患者的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辐射剂量(6.37±3.64)mSv与B组(4.51±2.29)mS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与B1图像CT值、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回旋支远端和右冠状动脉中段的可诊断支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S-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系统完善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能更好地缓解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紧张情绪,有利于调节患者检查过程中的心率,促进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屏气方式,能够达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率、降低辐射剂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中古时期对于《诗》的解释,有了自身新的变化,然而整体上仍延续了上古时期对文学的功能定位,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民族的思维模式与文化特征.本文以《关雎》之阐释为例,管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诗缘情”、“诗言志”的基本格局和偏重于抒情的创作路线.《诗经》中的叙事诗无论从数量、内容还是表现手法方面都远远
“尽善尽美”是孔子对韶乐的经典评价,也是孔子在美善关系上提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论述.孔子首次看到“美”和“善”的差异,认为美不同于善,充分肯定了形式之美的独立存在性.
钟嵘在《诗品》中将“兴”置于首位,并作出新解,同时强调三义兼备,是对传统“比显兴隐”、“重赋轻兴”的纠正,其去经学(诗教)化的立场是十分显著的.此举与其滋味说诗学主张
《西游记》通过孙悟空形象的两个阶段,揭示了追求自由的个体价值和造福人类的社会价值的关系,形象地演绎了“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自由和秩序的冲突,《西游记》化解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