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巧囊剥除术后行IVF的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巧囊剥除术后的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生殖助孕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且曾在腹腔镜下行巧囊剥除术的115周期(105例),其中以术后IVF妊娠者63例(63周期)为研究对象,以52周期(42例)术后IVF未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巧囊术后行 IVF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相关参数及妊娠结局。  结果:术后行 IVF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较:民族、不孕类型、体重指数、Ca125、术后年限、手术部位以及基础FSH,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的年龄低于未妊娠组,不孕年限时间小于3年的分别是:18(78.26%)与5(21.74%),不孕年限大于等于3年的分别是:45(48.91%)与47(51.09%),妊娠组不孕年限低于未妊娠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窦卵泡数、促排天数、Gn总量、Gn天数、HCG日E2值、获卵数、受精方式、胚胎移植时间、移植当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个数等CHO相关数据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在可移植胚胎数上分别是:5.41(±4.22)与3.23(±3.28),妊娠组可移植胚胎数多于未妊娠组,结果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优质胚胎数分别是:3.25(±2.78)与1.46(±2.00),妊娠组的优质胚胎数多于未妊娠组,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患者受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的优质胚胎率高于术后未妊娠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为46%,流产率为0.3%,累计妊娠率为60%。  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出术后行IVF-ET的不孕症患者和妊娠率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年龄、不孕年限、可移植胚胎率以及优质胚胎率。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  膀胱多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临床上常见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尿频、夜尿,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正常排尿需要神经系统、膀胱和括约肌机
研究目的:1.探讨婴幼儿腹部手术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2.探讨术中低体温对婴幼儿腹部手术术后复苏及预后的影响。3.探讨婴幼儿腹部手术术中使用半包围式充气保温毯保温的有效性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保留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保留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1/3。相较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