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社区,及城市景观:东平巷的文化意义变迁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街区都是中国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古语有云:远亲不如近邻。在古代街区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主要包括里,坊,街,邻,保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还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着当时社会的经济及社会状况。中国古代街区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对传统地方志的解读。本文的地方志研究主要围绕清代丁丙编著的《武林坊巷志》,这部方志是研究杭州地方文化的重要史料来源。在阅读地方志的时候,作者的一个重要的线索和主题就是“忠孝所在,寸土皆香”,因为自南宋开始,地方志的道德教化作用逐渐显露,以至到后来成为其主要的功能之一。阅读古代地方志,可以为我们思考地方意义的形成提供新的视角。地方志写作中地方的意义是如何构建的?这种写作方式又对当地的居民和当地的政府以及城市空间的意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的“里仁观”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街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现代中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一些“破旧”的房子被大量的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层的居民区,生活居住在居民区中的人住在一幢楼里却彼此互不相识。带着“古代地方志及古代文献中街区的意义是被如何构建的”,“现代的城市社区又是如何被当地居民和当地政府所解读的”两个问题,作者在杭州的东平巷社区展开了近半年的人类学研究。通过民族志这一研究方法,作者大量采访了当地的百姓,阅读当地古代方志,参与当地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在话语的视角下,作者试图跳出现代人对地方志和现代社区的理解,通过传统的中国式叙述方式来对不同时期的城市街区意义的构建进行解读。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数据库联机备份及备份的内容、配置、要求,并给出部分程序代码.最后讨论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数据库恢复.
本文讨论了用scanf()函数输入浮点数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文章重点给出了针对这类问题的4种解决方案.
期刊
随着时代发展大数据量的查询已成为现在数据库应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微软推出的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讨论了大数据量条件下,如何运用Transact-SQL编程来优化数据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