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毫无疑问是整个活动的主体,其作用将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得到体现。作为最活跃的因素,译者需要进行主体性的发挥,才能更好的实现文化传播。然而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受传统翻译理论的影响,译者的主体性一直未能得到重视,从而导致译者始终处在尴尬地位。但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译者的主体性逐渐引起的人们的关注,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身为社会成员之一,译者主体性必将受到社会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同时,受翻译目的、个人经历和兴趣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同样受到限制。加强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研究,则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这些因素,继而使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达到更好的效果。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葛浩文翻译的《狼图腾》为例,对英译中译者主体性展开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的产生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有关。但从总体上来看,葛浩文仍然发挥了自身主体性作用,才使得《狼图腾》译本取得了成功,因此其翻译观点和翻译策略仍然值得相关人员学习,其为中国文学作品及文化传播作出的贡献也值得人们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