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重作品理论中的中国因素探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筑全球化影响的中国,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成为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难题。本文以吉迪恩的动态历史观为思想起点,提出中国历史可持续性这一话题,通过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如何影响西方建筑师这一视角切入,以更广义的角度去看待中国建筑文化在世界范畴内的延续。文章进而选取在设计中融汇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丹麦建筑师尤恩·伍重进行分析,从伍重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教育成长环境中探寻他和中国的渊源,并对其作品和理论中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影响的部分进行深入剖析,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如何由浅及深一步步影响伍重的设计,伍重又是如何通过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转译与重构的。从而在当下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表达与传承问题上给予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其他文献
学位
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迈进,系统化作为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已经成为了当今城市满足居民多样化、高品质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中城市存在大量的“城中村”现象,如在深圳和广州等沿海地区,城中村的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产生的,城乡二
多目标优化问题是建筑设计中的普遍问题。长期以来,建筑设计中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传统解决方法主要依赖建筑师的经验判断和试错。参数化设计是目前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中快
学位
学位
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脚步和迅猛增长的城市人口使高容积率低占地面积的高层住宅成为解决住宅缺口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居住理念已经由“居者有其
美国加州大学C·亚历山大等所著的《建筑模式语言》出自于对人行为的深刻理解,将人的活动构成设定空间基础。通过对于模式语言网络化的拓扑和扩展,阶段性地归纳和总结了一些适
济南,作为山东近代工业发源地,在百年的工业发展历史当中留下了众多的工业遗存。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旧的产业结构被打破,城市的职能和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
本文通过对徽州地区典型新建民居的实地调研和测试,发现在目前居民以间歇、局部为特征的空调使用习惯下,空调房间往往存在热舒适度低、空调负荷过大等问题,且冬季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