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与雪苑社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和雪苑社关系密切。雪苑社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侯方域的文学创作也相应地分为三个时期。早期雪苑社成员胸怀天下,大胆指责时弊,洋溢着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在艺术上崇尚新奇绮丽的文风:中期雪苑社成员怀才不遇,愤世忧时,多抒发其忧愤情怀,在艺术上特别推重慷慨激昂的文风;后期雪苑社为入清后重建,诸子流露出疏离社会现实的志趣,更注意表现其内心的人生体验和复杂的情感世界。在创作上以杜甫之诗为宗,力返风雅之道,同时又以唐宋八大家之文为旗帜,以振明文之衰,扭转了清初文坛的文风。雪苑社的活动对侯方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雪苑社出发,我们可以了解侯方域诗文创作风格的变化轨迹及其深层的原因。其早期作品关心国事,抒写高远的志向和积极用世的热情,诗歌俊快雄浑,散文骈俪多姿。中期创作多表现其忧时悯乱、愤世嫉俗的情怀,其诗沉郁悲凉,可配诗史,其文由骈入散,气势充沛而婉转流畅,描写细腻而生动传神。后期诗文多写其故国之思遗民之情,诗歌情真意切,深沉含蓄,散文雄健奔放,富于变化又合乎法度,从而确立了他在清初文坛上的地位。在他实现文风转变的过程中,雪苑社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许多语法关系、语法意义都要通过虚词和词序来完成。在众多虚词中,助词“了”是语法研究中长期受到关注的焦点。清楚地了解助词“了”产生的原因
本论文主要是运用了资料梳理的方法。资料梳理是针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鲁迅作品在泰国的传播情况,顺着泰国的政治历史发展进行介绍并分析。在准备论文的过程中,本人对泰国以
本文从反抗物质文明,高扬人文精神的视角切入,分前后两个时期论析徐志摩的美学追求。 前期,在罗素等人的思想影响下,徐志摩对科学的态度由推崇转而为批判,最终放弃了在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