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微血栓是动脉血栓和心肌梗死发生发展中的重要起始环节。微血栓破坏微血管环境并增加了心衰、心律不齐和死亡的发生概率。血小板异常活化被认为是微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然而,血小板活化在缺血性微栓塞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对于细胞的增殖和代谢十分重要,其主要通过活化AGC激酶,包括Akt,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Serum/glucocorticoid induced kinase,SGK)和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对营养物质、应激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应答,发挥功能。本研究中发现在缺血缺氧诱导的微栓塞中,Sin1作为m TORC2复合体中重要组分,正向调控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低氧应答中的血小板活化。研究方法和结果—我们研究发现在收集的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的心梗患者闭塞冠脉远端的血小板内,m TORC2下游底物Akt S473位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并且Akt S473位上游重要调控分子Sin1 T86位磷酸化程度也呈较高水平。重要的是,在61例STEMI心梗病人的血小板内Sin1和Akt磷酸化水平上调的程度与PCI术后无复流事件的发生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对Akt S473磷酸化水平:OR值为3.62,95%置信区间为1.75-7.48,P<0.01;相对Sin1 T86磷酸化水平:OR值为2.12,95%置信区间为1.30-3.46,P<0.01)。由此,我们构建了血小板Sin1特异性敲除小鼠和Sin1 T86位磷酸化缺陷的小鼠,以研究心梗事件中血小板的活化机制。我们发现Sin1 T86位发生磷酸化可调控m TORC2介导的下游信号以及整合素αIIbβ3介导的外向内信号通路。在低氧状态下,Sin1通过部分抑制SOD2和Sirt3的水平而调控血小板ROS的产生。更重要的是,在小鼠心脏左前降支结扎模型中,血小板Sin1缺失显著地降低了小鼠心肌缺血所诱导的微血管栓塞和心脏功能障碍。研究结论—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首次揭示了Sin1在调控血小板活化中的关键作用。血小板Sin1可能是有效预防缺氧诱导的心肌梗死重要的潜在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