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应用经济学中需求与供给的相关理论,分析“北京文化”商业普及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北京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优势,以及“北京文化”商业普及过程中文化企业的产品开发等问题,为北京文化产业抓住奥运商机,提升首都文化竞争力,大力实施北京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在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并存的当今世界经济中,很多国家政府为增强国家竞争优势,选择将文化产业作为本世纪的重点发展产业。与此同时,国际服务贸易的新领域——文化贸易也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领域。文化贸易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双重属性,在对一国和地区的国际收支产生影响的同时,它也会对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生活方式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21世纪中国文化寻求复兴的道路上,必将以2008年奥运会为标志,大力推广“北京文化”,实施文化的商业普及战略,实现文化“走出去”。
本文围绕以上内容,对“人文奥运”对发展北京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因素,文化产品市场开发,以及实施“北京文化”商业普及战略等问题分别作了尝试性的探索。本文提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之一是“人文奥运”,一方面,“北京文化”的丰富内涵凸显了“人文奥运”概念,使得“人文奥运”的内容更加充实和独具魅力;另一方面,“人文奥运”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更多的目光来关注民族文化,同时也极大的鼓舞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给“北京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外部普及环境。历届奥运会与举办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着息息相关的影响,这是被多年的实践所证实了的。因此,研究北京文化企业如何抓住奥运商机,实施“北京文化”商业普及战略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本文的论述中,实证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应用性研究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本文是对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作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希望对政府决策和文化企业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