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关于“数+形+量”结构的研究不是很多,而且对该结构性质的界定也存在一定分歧,对于量词的研究范围也没有按统一的标准进行界定,对于数词部分的研究也不够全面,考察的形容词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本文在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该结构的构造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结构中数词、量词、形容词以及相关名词的选择及相互制约的因素,希望能为汉语语法体系的研究提供一些客观依据,也想为汉语量词教学尤其是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通过对“量词”部分的考察,我们发现能用于“数+形+量”结构中的量词集中体现出[+数量评估性][+形状性]的语义特征,其中,[+数量评估性]特征的强弱制约着量词的加形评估能力,[+形状性]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形状特点,又决定了修饰量词的形容词的形状特征。量词分类的实质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观察量词的结果,我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量词分类方式,从量词有无形状特征、形状性强弱以及形状的来源对量词重新分类。不同量词的形状、来源各异,加形评估的能力也不同。在强形状量词中,量词形状类的加形评估能力最强,这类量词尤以条状类量词最为明显。通过对“数词”部分的考察,我们发现能用于“数+形+量”结构中的数词还可以是表示概数的“好几”和相邻数词的连用,如:一两、两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八、八九。在对数词的考察中,我们首次区分了表虚化含义的数词“一”和表实在含义的数词“一”,并得出了虚化数词“一”的四种含义。数词的音节数量和数目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量词加形评估的选择,大数目数词倾向于与“大”构成“数+大+量”结构。通过对“形容词”部分的考察,我们发现能用于“数+形+量”结构中的形容词还可以是“巨、细、方、浅、窄”。在形容词连用方面,我们拓展了形容词连用的数量和范围。形容词连用不仅仅局限于“大长”“大厚”“大满”和“小薄”,还可以是“大整”“大方”“大浅”“小窄”“小细”“小方”“小满”“小平”“细长”,还可以是三个形容词连用,如“小长方”。同时,我们分析了形容词连用的语义类型及顺序,并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解释说明。通过对相关名词部分的考察,我们发现能用于“数+形+量”结构的名词多为具体名词,少量信息类和事件类抽象名词也能用于该结构,并且统一体现出客观量度的不固定性和主观量度的因人而异性。有的量词既可以选择具体名词也可以选择抽象名词,只是对形容词的要求不同。一般而言,选择抽象名词时,形容词倾向于选择“大”,通常不能和“小”构成“数+形+量”结构。最后,本文还探讨了“数+形+量”结构的基本形式和扩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