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文明见证的收藏地,承担着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责。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达的今天,它的使命和责任受到了人们更广泛的关注。中国的博物馆从早期的向西方学习,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几千座博物馆、几万人的从业队伍并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的庞大而完整的体系。它的发展反映了我国博物馆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博物馆大多为公有博物馆,其中有近百座省级博物馆,它们大都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体制基本相同,走过的历程大体一致,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也基本相同。它们是中国博物馆的核心力量,是国家重点扶植和发展的对象。所以,在博物馆面临社会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研究省级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从它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缩影,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目前遇到的困境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故本文把河北省博物馆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访谈、分析归纳、对比、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北省博物馆管理的初步研究,梳理其管理的历史发展脉络,并通过对其藏品、陈列、展览、公众开发与教育等管理的具体分析、比较、归纳,力图呈现当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即影响博物馆管理的主要因素是博物馆宗旨、人和经费。文中创新性地提出宗旨对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和对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增设新机构并充分发挥其职能、制定陈列展览具体明确的规划、教育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等的重要性。最后对河北省博物馆管理提出了初步的改革设想。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河北省博物馆新馆运营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进而为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和省级博物馆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并为政府制定新的博物馆政策提供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