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参与不断加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进行学术探究,既有利于我们客观地检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成败得失,也能够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历史借鉴。  中国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论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的残疾人观,并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启示。  论文以党和政府与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关系为主要线索和依据,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978年至1988年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恢复发展阶段;从1989年至2005年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体系化发展阶段;从2006年至今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阶段。  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恢复发展阶段,“文革”期间陷于停滞或受到破坏的残疾人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成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理念;平等、参与、共享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中国残疾人事业坚持走劳动福利型道路;残疾人组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得以成立。在这一阶段,中国残疾人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是收养救济型的残疾人事业。  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体系化发展阶段,党和政府开始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出台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计划纲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念体系得以深化,形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新残疾人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建设取得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颁布;残疾人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建立起来;残疾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阶段,党和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全面深化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是残疾人事业全面深化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和残疾人同步小康工程是残疾人各项事业全面深化发展的具体体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方针得以形成;确立了中国残疾人事业是普惠加特惠型的残疾人事业。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关注;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新残疾人观;坚持走劳动福利型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方针。但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残疾人事业法律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残联组织的职能定位仍有待厘清,等等。为此,我们需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去规划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健全残疾人事业法律体系;大力培育残疾人社会组织,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对残疾人事业的协同治理;加强残疾人事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等等。  论文系统、全面地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做了全景式的梳理和探讨;首次结合党和国家的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残疾人事业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念进行了全面阐述;首次对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劳动福利型道路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尤其是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对残疾人事业进行协同治理的政策。
其他文献
“人事诉讼”的称谓源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和法学理论。人事诉讼是指有关人的基本身份关系的诉讼。人事诉讼程序则是人事诉讼所适用的程序,它是以维护身份关系秩序为目的,体
期刊
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各类废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后患无穷。当今社会,废物污染环境案件多发,我国环
黎巴嫩真主党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刺激了真主党的建立。建立伊始,真主党只是一个秘密的地下武装抵抗组织,处于黎巴嫩政治体系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