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q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广泛运用,涉及金融领域的诈骗案件数量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在2011年持续升温发酵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和吴英集资诈骗案发生后,引起了全社会对于“金融领域法律界限到底在何处”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也在学界引发了对金融诈骗犯罪认定的刑法反思。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金融诈骗犯罪领域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非法占有目的”为主题,结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际情况,以实务性和操作性的分析视角,就金融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内涵及证明标准和证明程度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三章。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是对于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探讨。首先,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界定了犯罪目的的刑法含义,阐明了“非法占有目的”所具有的刑法地位和理论机能,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非法占有目的”要件在金融诈骗犯罪犯罪构成中的有无以及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等问题。其次,从占有论的角度出发,厘清了“占有”一词分别在民法学与刑法学中含义,并结合金融诈骗犯罪的特点,提出了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中非法占有的含义,进而就相关的占有主体及对象问题做出了一定的分析。本文的第二章首先针对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难题进行探讨,综合分析评述了学术界现有的各种证明路径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司法推定路径解决“非法占有目的”认定困境的观点,并对其从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论证。其次,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实际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运用司法推定认定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思考。本文的第三章针对前文所提及的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推定在我国目前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解决之道:首先,基于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联动的理念,通过采取“以基础事实来标尺、反驳事实为损益”的方法,构建了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推定的基本准则和方法;其次,根据金融诈骗犯罪的不同特征,将金融诈骗犯罪区分为“套现型金融诈骗犯罪”与“兑现型金融诈骗犯罪”两大类,并根据两类犯罪各自不同的行为模式和犯罪特性,确定其各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推定的方法。
其他文献
以最小化任务完成时间为目标,建立了柔性作业车间人员配置及作业排序模型,并设计了蚁群—遗传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求解。首先,根据求解问题特征,设计了蚁群—遗传协调优化的算法
作为英语一种地域变体的"中国英语",可在国内更多遭到的是一种不认可,甚至蔑视。本文试图给中国英语一个更加准确与公正的定义来纠正人们队中国英语的误解,并非人们并提出了
<正>新课改推行后,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课堂,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成为中学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为此,不同的学校,不同
目的分析普外科切口的感染因素,提出合理的临床治疗干预对策。方法将本院普外科切口感染的24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
目的:研究安徽省农村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概况。方法:分析2009年安徽省样本地区新农合补偿前后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灾难性卫生支出差距以及灾难性卫生支出集中指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分析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115例,分别采用以上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尿常规检查,对
<正>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八个主题单元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习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招生难,生源素质低,流生现象严重,学校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等现实困 难.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教师要树立职业信念,增强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家长要转换
<正>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氯硝西泮的浓度.方法血浆经碱化后,用OASIS固相萃取小柱提取血浆中氯硝西泮,采用HPLC法紫外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Shim-Pack C18柱(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