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效率指数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it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问题,而公平与效率是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中的核心课题。协调好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对我国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公平与效率问题的选择上过多地侧重于公平,倡导“一大二公三纯”这样的目标,并且在分配方式上否定按劳分配而实行平均主义,导致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严重削弱,这样的公平是伪公平,损害了社会效率,一度造成国民经济的停滞。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经济实现腾飞,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效率也显著提升,然而在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同时,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居民收入差距”“两极分化”这样的名词开始出现并日益频繁,社会公平问题浮现在公众视野中,尤其自1993年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0.4以后,人们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关注程度愈发增强。本文主要内容是,设计了一个可以测度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指数,测度并量化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对公平效率指数进行了优化,根据优化的公平效率指数,指出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关系中的一些问题,为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主要内容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引言。引出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然后回顾相关研究文献,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第二章:理论探讨与方法设计。在这一章中,讨论了收入分配引致的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含义与评价标准,选择了公平与效率的代表性指标,然后构建了公平模型与效率模型,设计了公平效率指数,最后提出了对公平效率指数进行优化的理论模型。第三章:公平效率指数的实际测度。本章对第二章设计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根据得到的估计结果分别测度由于收入分配总量和结构引致的公平与效率的变化量,然后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公平效率指数,并分析收入分配总量和结构各变量对公平效率指数的贡献度。第四章,在前面测算的公平效率指数的基础上,建立目标规划模型,确定优化目标、优化标准后,对收入分配总量和结构进行优化运算,得到优化后的结果。第五章,根据第三和第四章的模型结果和优化结果,得出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说明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各有特点,解题时应根据题目特点,选择适当方法,常见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配方法,但要注意的是,没有特别要求一般不用配方法,容易出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随着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其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效率促进和质量提高的特殊作用,金融服务贸易研究成为世界性的前沿课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创新的时代,国家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其中研发创新是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研发创新体系通过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科技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为此,中国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投入,尤其对于政府科学技术的投入更为重视。随着财政分权的实施,中央政府逐步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这使得地方政府拥有了相应的自主权。而随着财政分权的不断深化,拥有了独立财政权力的地方政府,为了满足自身利益,使各地区政府间的竞争不断加大。这种竞争本质上能够提高社会福利,但在中国以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为了不断维持并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了基于价值链的全球布局,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