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电视竞选广告的符号学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stlin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的台湾二届国代选举中,“中央选举委员会”首度开放了电视竞选广告。台湾选举分为“总统、副总统”选举、“中央”公职人员选举以及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其中,“总统”选举作为最高层次的选举,其竞选广告无疑是规模最大、最具研究价值的样本。回顾台湾地区领导人直选走过的16年历程,电视竞选广告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选择4支具有代表性的民进党电视竞选广告作为分析样本,考察其广告中关键的符号元素及意义,并进一步揭露广告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  本研究采用符号学方法分析电视广告文本的深层意涵,以巴特(Barthes)提出的符号表意的两个序列以及菲斯克(Fiske)提出的符号表意的第三层意义搭建理论框架,对民进党电视竞选广告进行明示意、隐含意及意识形态的三层意义分析。其中,对符号明示意和隐含意的分析分别以索绪尔(Saussure)提出的组合轴和聚合轴为依据。  研究发现,民进党电视竞选广告通常选择目标受众熟悉的符号(如生活场景、经历)和从事各行各业的小人物,达到让受众产生共鸣的目的。经分析,本研究选取的4则民进党电视竞选广告隐含的意识形态分别为“民进党带领台湾走向世界”、“实现政党轮替,促进公平正义”、“行使主人权利,实现政党轮替”、“投票支持蔡英文,不给台湾留遗憾”。并通过分析总结出了意义构建的6种方式:1、镜头语言直接构建意义。2、通过对主体的“召唤”构建意义。3、通过对比性质的符号系统构建意义。4、通过文本的空白和选择性沉默操纵意义。5、通过提出困境和制造焦虑进而提供解决方法构建意义。6、通过观众熟悉的场景构建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体育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大众体育期刊在我国体育媒体发展史上一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自1909年徐一冰在上海创办我国最早的体育期刊《体育界》开始,综合
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两岸关系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这个过程中,怎样认识并进一步提高媒体对大陆的认同感以及受众的接受度,成为了舆情研究的迫切话题。而近年
期刊
从企业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广告促销活动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建立在企业总体营销战略基础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营销与广告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广告作为子系统要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