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载波通信的网络及其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线载波通信(DPLC)技术,是指利用已有的配电网作为传输媒介,实现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换的一种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运营成本低等得天独厚的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利用10kv配电线的中压配电线载波技术已经在一些场合得到应用。由于配电应用对通信实时性与可靠性的要求,所以在提高物理层性能的同时,有必要研究一组有效的高层协议来提高整个系统性能。与OSI所描述的七层通信体系模型不同,为了满足配电网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根据国际标准《IEC61334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中描述,可将通信模型简化成三层结构。至少需保留以下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数据链路层。 本文将配电网分成点到点网络和点到多点网络两种,并详细设计分析了两种模型下的通信协议方案。点到点通信协议设计成一个停止.等待的、自动重传的数据传输协议。点到多点网络较为复杂,如何在解决信道冲突问题的同时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是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研究了点到多点的通信模型,采用了基于轮询的、基于虚拟载波检测冲突和基于冲突避免的三种通信协议方案。基于轮询的方案实现简单、实时性可以保证,但总体效率不高,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主动上报的问题。另两种方案则更为灵活,能更有效地利用信道,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但相应的实现起来较为复杂。系统的实现同样对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最后详细的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技术方案。本课题设计的配电线载波通信系统在实验室运行良好,整个系统具有高实时性、高可靠性和高灵活性的特点,完全能够满足配电网发展对载波通信的要求。
其他文献
计算机网络会议是一个同步协作会议,通过网络会议,不同地区的与会者们能够使用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共同协作完成某些交互程序,例如:董事会议、科学讨论甚至是虚拟教室。在网络
随着Internet的强势发展,网络上的信息量成爆炸趋势增长,如何使人们快速、准确的在浩瀚的资源中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成为关键。目前的搜索引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带宽的成倍增加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大大提高,对等网络(Peer-to-Peer,简称P2P)成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P2P网络通过对
如今,机器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服务型机器人,到娱乐型机器人,种类越来越繁多,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机器人控制系统是移动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和数字签名技术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逐步成为计算机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普通的数字签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许多应用的
网格能充分利用因特网上丰富的闲置资源,协同解决复杂的科学或商业问题。当移动设备或人作为新型移动节点加入网格时,传统的网格计算环境扩展为无线移动网格计算环境,此时基
企业过程工程(Business Process Engineering)是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指导企业过程的开发和运作,它包括企业过程的定义、模拟、优化和运作四个阶段。企业过程模拟是对企业模型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中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作为信息检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搜索引擎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说话人识别是从说话人的一段语音中提取出说话人的个性特征,通过对这些个性特征的分析和识别,达到对说话人进行辨认或者确认的目的。与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识别具有用户使用方便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已经远远超越了人类理解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挖掘出这些数据中蕴藏着的知识已经成为一项极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