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现代公司金融活动中,投资、融资和分配是三大核心活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如何改善和提高投资效率愈来愈成为各个公司共同面对的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同融资和分配活动相比,投资活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直以来,特别是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公司热衷于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大量融资,被戏称为“圈钱”行动。但是,从根本上说,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是投资活动,在公司完成融资之后,如果投入的资金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产出效果,那融资活动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分配活动也无从谈起。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上市公司,长久以来,国外学者试图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解释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的原因,但是对于技术独立董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的研究却比较匮乏。技术独立董事作为“技术董事”和“独立董事”的结合体,能够利用自己的技术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在公司所在行业技术创新方向、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给予管理层更多的支持和实施更为有效的监督,从而使公司能够把握行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技术独立董事能够在生产设备等长期固定资产的采购、研发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公司技术战略的制定、技术创新、实业投资方向等重大事项出谋划策,提高投资效率,特别是实业投资方面的效率。 本文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建立模型等步骤实证检验了技术独立董事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首先,本文对技术独立董事和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文章的三个假设,并且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的结果证实了文章的三个假设,得出三个主要结论,即设置技术独立董事的公司,其投资效率比没有设置技术独立董事的公司更高;提高技术独立董事的薪酬,能够对技术独立董事产生明显的激励作用,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提高技术独立董事的比例能够明显改善公司的投资效率。文章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对未来研究技术独立董事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