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557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农村初中生531名,城镇初中生26名,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个案研究分析,了解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自我和谐及社会支持的情况;探讨自我和谐、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预测作用;结合个案研究探索提高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途径,从而为农村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生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9.87%。在性别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学生干部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成绩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心理健康问题较少;在家庭结构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要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文化水平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显著差异,父亲文化水平越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少。2、农村初中生的自我和谐整体水平比较乐观,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自我不和谐3、农村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且有待提高。4、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除了自我的灵活性之外,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两个维度皆与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5、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程度呈显著正相关。6、农村初中生的自我和谐、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二者对健康的联合解释率为20.5%。7、通过心理干预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自我和谐,改善其社会支持,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最后,本研究还在量的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善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提高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