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Ki67是一种细胞周期活性相关蛋白,并且与细胞生长分数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一定程度表达,更被提议作为乳腺癌标志物和衡量预后的一个标志[1]。本文主要研究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表达情况,分析Ki67的表达与TNBC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乳腺癌患者共131例,其中TNBC(ER、PR、HER2均阴性)患者37例;其余为non-TNBC,共94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未接受过任何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病理特征与Ki67表达率间的关系。结果:1、资料显示,两组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NBC好发于年轻(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占59.5%)、未绝经的女性(73.0%);好发部位为乳腺的外上象限(51.4%);其瘤体偏大,大于2cm的占总体的75.7%;TNM分期较晚;常见组织学类型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本资料中的比例为94.6%;淋巴结转移率为54.1%。2、Ki67在TNBC中的表达与年龄(P=0.30)、绝经情况(P=0.44)、肿瘤部位(χ2=2.86,P=0.09)、肿瘤大小(P=0.40)、淋巴结转移等无关(χ2=0.002,P=0.97),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Ⅰ+Ⅱ期19例,占51.3%,Ⅲ+Ⅳ期18例,占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Ki67在TN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on-TN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7%,在non-TNBC中的表达率为77.7%。结论:1、TNBC常见于年轻、未绝经的女性;瘤体好发部位为乳腺的外上象限,其瘤体偏大,TNM分期较晚,组织学类型上多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常见淋巴结转移。2、Ki67在TNBC中的表达与年龄、绝经情况、肿瘤部位、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P=0.02)。3、Ki67在TNBC中的表达情况明显高于non-TN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