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的武术,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树立民族自尊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教育部于2003年、2004年关于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下发,使武术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和发展。那么,高校体育院系武术课程发展现状如何?在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此进行调查研究,将有益于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也有益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武术活动在高校中的广泛开展。通过河南省8所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03级学生及武术教师的问卷调查、访谈,结合文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对现行武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河南省高校都能保证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正常开设,在师资力量、器材的配备也能够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武术课程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精神实质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表现在尚未树立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学生的需求相矛盾;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单调;忽视学生武术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生硬,人性化不足;部分教师教学思想不牢等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如何在新形式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改革和优化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课教学内容,促进武术教学观念、方法、手段等的改革和创新,进而不断提高武术教学质量,是今后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转变观念,尝试新型武术教学模式;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武术理论学习;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武术教学评价方式;适当引入“武术段位制”;加强教师“教书育人”思想;建立培训和交流机制等方面来诠释今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课程改革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