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并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税收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其通过对消费、投资及储蓄行为的影响,最终影响经济的增长。而税收负担能够具体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是研究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核心要素,因此税收负担是研究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键指标。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且复杂的大背景下,美国特朗普通过推行减税政策来促进投资,创造就业岗位,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在全球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新常态下,美国减税政策的施行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性的减税浪潮,世界各国也纷纷开始了降税率和扩税基的结构性减税计划。各国的减税计划再次引发了财税界学者对税收负担的讨论,因此本文重点研究税收负担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同时使用比较分析法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我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结构复杂的现状,本文在加入产业结构变量的基础上,将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区域研究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法分别得出四个区域宏观层面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与全国整体的回归结果相比较,从而更深层次地剖析我国税收负担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整体及四个区域税收负担的现状分析与实证结果,研究发现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缺乏税收弹性且部分地区税收负担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对此本文提出了我国在保持现有税负规模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推行结构性减税,通过产业导向税收优惠政策的施行,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创新,从而实现区域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