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特别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早在1939年10月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里就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建党经验,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他把党建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工程”。由此,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建设历程,研究历次党代会对党建的阐述,对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特别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早在1939年10月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里就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建党经验,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他把党建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工程”。由此,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建设历程,研究历次党代会对党建的阐述,对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前历次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对党建的阐述研究进行综述,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发现对党建阐述研究就各次党代会个别研究较多,对其进行历次党代会整体研究不多,缺乏全面系统性。第二部分对党初创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全面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党代会关于党建的阐述进行分析和研究,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前历次党代会对党建的阐述,厘清了党建不断发展的脉络,也揭示了每个阶段关于党建阐述的特点。第三部分基于以上分析,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前历次党代会关于党建阐述的总特点:中国共产党注重党员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注重党内宣传教育、注重思想建党、组织纪律建设制度化。第四部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前历次党代会关于党建阐述的意义,从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在实践上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为了顺应目前的发展趋势,为了与世界各地的数学课程改革很好的接轨,迫切需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国情制定出更实用的课程标准。对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连续性和一贯性要有全面的认识,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当前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基于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实施现状。从调查到的情况来看,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彼此独立
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产生的。教改和课改的全面深入,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拥有教学智慧的名师的出现。钱梦龙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拥有教学智慧的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时刻关注课改关注学情,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的语文教学智慧。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钱梦龙先生的语文教学智慧进行了系统的解读,以期挖掘出钱梦龙语文教学智慧对现今教师的启示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接受思维启发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生个性化阅读更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它既能提高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增强高中生考场阅读优势,又能满足高中生个性化成长和社会的需求。高中生个性化阅读以“个性化阅读”作为研究的核心,它既要遵循一般的阅读方法和规律,同时又要尊重不同高中生阅读的差异性。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高中生个性化阅读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地调查、分析和
“六步教学分组学习”是盘锦市魏书生中学校长吴献新,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为了打造以人为本的高效课堂,模仿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结合本校特点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运用六步教学,学生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将学生分为5-6人一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自己的编号,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课程结束后,教师对优秀小组进行表扬。我校在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因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影响而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在校学生的个性也越来越鲜明,如果不加区别地将一种教学管理模式运用到所有学生的身上,就必然会达不到教育教学的理想目标。基于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的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概述本研究的选题
当今国内的哲学教育现状是,大学设置有专门的哲学课程,高中通过《哲学与生活》教材,初步接触哲学,初中阶段和幼小阶段,没有设置有关哲学类的课程。这使得我国的哲学课程在逻辑上形成了一种“倒逼”形式。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全面审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我们发现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充满着哲学思想,闪烁着思辨的光芒。思想品德课具有充分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哲学思维的培养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哲
人文素养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人的人文知识、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审美素养等诸多方面。近年来,道德失衡、价值迷惘、爱国情怀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在一些中学生身上体现得愈发明显,导致校园欺凌现象不断,中学生的犯罪率在不断升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人文素养和国民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丰富的人文性,但是在语文的实际教学
随着高考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代的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8年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之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热议问题。而校本研修作为教师在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反观高中教师校本研修现状,其发展不容乐观。为此,本研究以盘锦市高中教师为研究样本,在发现问题、分析
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每年高考必考查的内容之一。现阶段,对高中立体几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法及试题的研究,而针对立体几何教学进行实践调查,最后作出归因分析并提出策略的类似研究较少。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师生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现状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初步得到如下结论:教师对利用核心素养理念进行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认识还不充分,学生也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而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同学的交往,因此在学校中同伴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以往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然而,正处于青春期初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情绪波动较大、心理调节能力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