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起步,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上的变革,也带来了城市化的迅猛进程。如今,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化进程迅猛的过程之中。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不断变革的社会体制、不断扩张的建设规模令城市区域内出现越来越多的、被荒废的场所和被浪费的景观资源。这些地带所产生的城市现象,我们称之为“废弃景观”。它们破坏了城区的生态连续性、文化延续性和艺术审美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累赘,其中以废弃地尤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首都巴黎已经基本结束了工业化的进程,开始朝“逆工业化”的方向发展,由此产生的废弃地带经由景观设计的手法改造包装,成为了城区内全新的、具有活力的地带。因此,我国在这不可抵挡的城市化进程中,应借鉴法国巴黎城市的建设经验,使“废弃景观”中的废弃地改造能够得到良好地发展,将这种城市景观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定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景观设计的手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设计视角。本文首先明确了“废弃景观”和“废弃地”的定义,将废弃地按照使用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文章回顾了城市的环境发展历程,同时也对“废弃景观”的产生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城市环境建设分析中找到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废弃景观”改造的真正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并对“景观都市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文章还对巴黎城市的环境建设和由废弃地改造成的开放空间分别进行了实地调研,包括:雪铁龙公园、拉维莱特公园、科尔玛叶公园和贝尔西公园。通过生态、文化和审美价值这三个方面,文章总结出了巴黎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废弃地改造理论构建。论文希望通过探究巴黎对废弃地改造的可持续性规划设计思想,给予我国城市废弃地改造以启示。最后,从先前总结的巴黎城市废弃地改造渊源和设计策略的系统论述中,探讨我国城市废弃地基于景观都市主义改造的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设计策略,并寄希望于通过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景观改造的设计思想和实施手段,来推动我国城市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