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教师经常借助演示范例来帮助学习者理解抽象的程序设计知识,但收益甚微。基于此现状,如何让演示范例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成为本研究的焦点。通过文献梳理和教师访谈,初步确定研究方向之后。借鉴国内外关于演示范例的相关研究,本研究设计了三种类型的演示范例:含解题计划的演示范例、含注释的演示范例、既含解题计划又含注释的演示范例。根据程序设计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中对学习效果的检验从概念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两个方面进行。其中,概念性知识主要指语法和语义的知识,也就是基础概念、语法等一般性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指解决问题的知识、技巧以及策略,当遇到一个新的情景时,能够根据情景选择适当的概念性知识来应用的能力。将三种类型的演示范例作为自变量,关于概念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成绩作为因变量,分析哪种类型的演示范例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者对于哪类知识的学习效果。研究选取南京市H中学的六个初二年级的平行班级为实验班级。实验内容选择为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4章程序设计”中顺序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三种基本结构。根据实验内容与演示范例的设计原则,与教研组老师商定教学实验所使用的范例。然后,针对每种程序设计基本语句设计三种类型的演示范例。每个班级在整个实验过程采用固定类型的演示范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每种语句的测试题目,请教研组老师把握试题的难易与分值的匹配。每种语句学习完成之后,通过测试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学习者的每次测试成绩包括概念性知识的成绩和策略性知识的成绩。针对两种知识类型的数据结果,首先利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对三组实验成绩的整体分析,再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选择用Scheffe法或Dunnett’ sT3(3)法进行多重事后比较,寻找具体存在差异的演示范例。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含解题计划的演示范例有助于程序设计策略性知识的学习;(2)含注释的演示范例对概念性知识的学习是在学习者刚开始学习程序设计时效果比较明显。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相应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