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油田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微相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稳定沉降、坳陷复合的多旋回克拉通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姬塬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具有非常特殊的油气地质条件。姬塬油田侏罗系延安组古地貌油藏分布范围小,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大的发展,与鄂尔多斯盆地其它地区相比,该区的油气勘探亟待大的突破。本文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沉积学原理,通过对姬塬油田延安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和层序地层的划分,建立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探讨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砂体展布规律和沉积微相分布特征,认清研究区的沉积演化过程和沉积模式,从而为研究油气储层的分布规律提供理论基础,为以后的开发决策和部署提供科学依据。在对研究区300余口探井的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延安组沉积时期的古构造、古气候和古地貌变化以及沉积物的供给,对姬塬油田延安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延安组顶、底界面均为下切层序界面的特征,将姬塬油田延安组划分为1个完整的超长期基准面旋回(SLSC1)和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LSC3)。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包括MSC1-MSC6 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延10-延6段,基准面上升到下降的转换位置为最大湖泛面;长期基准面旋回LSC2由MSC7、MSC8 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构成,相当于延5-延4段;长期基准面旋回LSC3内部可划分为MSC9和MSC10 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延3-延1段。叠加构成中期基准面旋回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研究区发育两种类型: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和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前者主要发育于辫状河和辫状三角洲平原沉积中,后者主要发育于距物源区较远的辫状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以及浅湖相中。在基准面旋回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最终建立了延安组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层序地层对比格架显示了姬塬油田延安组地层为剥蚀残留地层, MSC1旋回发育时期沉积的延10地层和MSC9、MSC10形成时沉积的延3-延1段地层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姬塬油田延安组沉积体系复杂,沉积相类型多样。延10期为辫状河沉积体系;延9-延5期为河湖辫状三角洲复合沉积体系;延4期发育网状河三角洲沉积;延3-延1期推测为以辫状河、曲流河为主的河流沉积体系。辫状三角洲平原是研究区河湖辫状三角洲体系中最发育的亚相类型,也是延安组最发育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则以辫状河道、河道砂坝、分流河道以及河道间和漫溢沉积为主。相应地,研究区沉积模式可归纳为辫状河沉积模式、河湖辫状三角洲沉积模式和网状三角洲沉积模式3类,其中河湖辫状三角洲沉积模式在姬塬油田延安组占主导地位。研究区湖泊的发育具有“急生缓亡”的特点。相应地,研究区的沉积演化可分为填平补齐期、河湖过渡期、浅湖淤浅期、浅湖废弃期和抬升剥蚀期5个阶段。分别对应延10期、延9期、延8-延6期、延5-延4期和延3-延1期。
其他文献
葡萄花油田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与肇源县交界附近,境内有葡萄花乡、八井子乡、老山头乡、双榆乡,是大庆长垣南部的一个油田。油田构造被断层复杂化,含油区内由17条断层把油田分割
目前,无人机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各领域中,但轻型无人机的弹射已经满足不了相关领域的需求。本文针对中重型无人机的弹射设计出一种新型机液弹射系统,该机液弹射系统采用了新型
轮胎均匀性试验机是轮胎在加载负荷情况下测量轮胎力波动的在线检测设备,是轮胎制造业的关键检测系统。该设备属于科技含量很高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它用于测量轮胎负荷受载
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特性,如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复合材料结构在其成型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
随着薄板及由其组成的复杂结构在船舶、航空、机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薄板的振动及声辐射问题。而周期加筋板通过对薄板的加筋作用,在适当的调节筋间距、宽度
铀资源是现今原子能开发利用的基础,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度敏感的战略资源。在军工上,铀资源是生产核武器的原料及核潜艇动力的基本原料,其军事意义重大。在民用上,铀资源作为清洁
木材含水率的检测是木材加工前的一道重要工序。目前我国国内木材含水率测试仪的现状是自动化程度较低,测试精度不高,人为误差较大等。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设计出一款智能化的木材含水率测试仪来提高木材含水率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和测试精度、减少人为误差。本文介绍了木材含水率检测的多种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从中选取了电导法作为本论文木材含水率的测量方法。根据智能木材含水率测试仪整个系统的功能要求,明确设计任务,
CFG桩及PHC桩复合地基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其具有施工质量易控制、施工速度快、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小、处理深度大、复合地基承载力大、造价比较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