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通型频率选择表面的斜入射性能稳定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的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是一种由金属图案与介质基底构成的一维或二维周期性结构,在空间滤波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带通型频率选择表面作为一种典型的空间滤波器,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关注。对于一个带通滤波器来说,在不同的入射角度下有稳定的谐振频率、带宽以及尽可能低的插入损耗是重要的性能考虑。本文针对频率选择表面带通滤波器的斜入射性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频率选择表面带通滤波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缝隙型和耦合型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探究了各图案参数与介质厚度对滤波性能的影响,并制板测试,讨论其优缺点,最终决定采取缝隙型结构为本文的基本带通滤波器结构。其次,基于扫描无关原理,设计了14-18 GHz斜入射性能稳定的带通滤波器,研究了介质的介电常数以及厚度对斜入射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现有商业产品,通过介质图案化的方式设计了满足性能要求的介质,并通过参数反演进行验证以及图案化的规律探索。最后,为了进一步减小该结构对介质的要求,根据传输线理论以及阻抗匹配原理,通过在带通滤波器两侧加载容性层的方式实现了8-12 GHz斜入射性能较好的带通滤波器。容性层以及容性层与带通滤波器之间的介质层组成了传输线—电容的匹配网络,通过史密斯圆图分析了容性层与介质对带通滤波器稳定性所起的作用,最后制板、测试,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通过加载图案化介质的方式提升了工作频段为14-18 GHz的带通滤波器的斜入射稳定性。继而,通过加载容性层的方式实现了工作频段为8-12GHz的带通滤波器的斜入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职教事业的不断发展,技工院校教育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该目标,中等职业教
长江口潮滩位于海陆交界过渡地带,具有极高的初级生产力与独特的生态系统,为长江口区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口潮滩湿地丰富的生物种类与强大功能的生态系统,使其在区域
在过去的2014年,Mini机箱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大厂商纷纷在Mini机箱上有所动作,国内传统机电厂商航嘉,在推出MVP机箱之后再次推出MVP Mini版。标准版MVP是传统的中塔式设计机箱,支持标准ATX主板。在性能过剩大前提下,不少玩家也开始逐渐接受MATX、ITX主板等等,DIY逐渐小型化的趋势,Mini版机箱的出现也是顺应当下主流机箱的发展趋势。  2015年必定是ITX或是MATX机箱
长期以来,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对部分重知识掌握的学科而言,考试是有效、有利的。在课改的推进过程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考试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考查难免显得片面、武断。为此,提出《建立小学语文免试教育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这一教育教学课题,并积极付诸研究,转变以往依靠单一的考试的评价方式,改为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在学校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小学语文
文章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以其“遥感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入手,提出了“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并分析了“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