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湿地和稻田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地球表面水域与陆域在时空上重叠的区域,按历史发生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科学指导意义。然而,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单独展开,较少将这两种湿地放在一起研究。本文以自然湿地和稻田为切入点,研究植物、沉积物和土壤碳(C)、氮(N)、磷(P)、硫(S)四种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关系及其对施肥和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白洋淀湿地植物叶片(荷花)和植株(其他植物)N:P值小于14,初步判断白洋
其他文献
摘 要:选取广东省肇庆市三个相邻的县级行政单位——大旺高新区(以下简称大旺区)、四会市、端州作为样本,通过MATLAB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三地同城化进程不断提升的结论。但对比同城化已经高度成熟的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三地的同城化程度依然不足,在今后依然需要通过产业优化、破除行政壁垒等手段推动三地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同城化 肇庆市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学习经济学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有裨益的,学习经济学让人乐观而平和。学习《經济学通识》让人觉得所有的事情总会有解决办法,而且解决办法不用煞费苦心地设计,只要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正当性,同时又善于引导人们逐利行为就行了。   关键词:《经济学通识》 学习经济学 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140-02      把
期刊
土壤水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状态变量,由于和周围环境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土壤水在空间上呈现出了极大的变异性,探究土壤水空间变异性对了解生态水文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土壤水空间变异性的研究,特别是在区域尺度上,研究结果间存在很大不一致性,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地研究。本研究基于一维非饱和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气象因素(主要是降雨)和土壤水力性质对土壤水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水与实际蒸散发(ETa)和地下水补给(GR)的空间关系。
  模拟结果表明,(1)降雨和土壤水平均相对差(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福建省山区博士后工作站的基本情况,对福建省其中一个地市——三明市的博士后工作站进行调研走访和情报研究,总结其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引才留才难、资金投入不足、制度单一等困境,提出提高认识、改进招收方式、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对策,为打破福建山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困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区 博士后工作站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1.背景介绍有机气溶胶约占细颗粒气溶胶的20-90%,控制着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机气溶胶严重影响地球气候系统,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它可以直接由自然源和人为来源排放产生,例如化石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土壤悬浮物、生物性物质和农业废物(一次有机气溶胶),或者是由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植被、生物质燃烧以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物)与O_3,OH和NO_3自由基发生反应,随后成核或
水环境中的悬浮颗粒物作为重金属元素的重要载体,影响着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过程,但目前国内外针对湖库水体中悬浮颗粒物重金属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选取贵阳市饮用水源地之一的阿哈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8年1月、4月、7月、10月对主要支流(游鱼河、沙河、白岩河)和库区内大荒坡、中曹司、南郊水厂、金钟河四个剖面分层位采集水样;测定水体基本理化参数(T、pH、DO等),水体N、P、Si
当前,地表生态环境的变化是政府、社会、科学家等共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而以细颗粒物(PM_(2.5))为首要污染物的灰霾现象在京津冀地区尤为突出。天津市是典型的沿海大城市,冬季盛行西北风和夏季来自海洋的气团以及独特的海陆风循环,使得其大气PM_(2.5)中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分子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昼夜变化。但是,目前对天津市PM_(2.5)有机气溶胶在分子水平的研究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将重点从合规监管转向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和新金融形态的出现,迫切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确保国内金融稳定发展,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体系构建研究也是金融监管部门适应新时期金融体制发展需求,规避金融体系“大而不倒”“逆向选择”等风险,积极应对监管机构改革的重要措施。  
期刊
干旱事件通过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显著改变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是全球陆地碳通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反映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本研究利用4个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的GPP数据(DLM,CABLE,LPJ和ORCHIDEE)、基于卫星遥感的GPP数据(MODIS)、基于通量观测升尺度的GPP数据(FLUXCOM)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以及自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期频发的PM_(2.5)污染问题,两个直辖市(天津和北京)和其他26个北方重点城市实施了“代煤工程”大气治理方针,使用电、气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研究该工程的实施对大气中PM_(2.5)的污染特征和来源的影响,对于科学的评价该工程的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分别采集了夏季(2017/7,C1),“代煤工程”后第一个供暖期前段(2017/11,C2)、中段(2018/1,C3)和后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