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有机碳相关论文
凋落物分解是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立枯是凋落物分解的重要阶段。目前研究侧重叶凋落物在土壤或水界面的分解,凋落物立......
农业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持续实现化肥减量,将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
为了促进苏打盐碱土中有机物料的转化,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有机碳含量,利用蚯蚓(Pheretima guillelmi)和外源微生物(类芽孢杆菌C1)研......
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物能高效散射太阳光,但部分有机物在近紫外~可见光波段也有较强的光吸收作用,对大气能见度和全球辐射平衡有重要......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龄级橡胶林土壤各组分碳含量及影响因素,为云南省乃至我国植胶区土壤质量和天然橡胶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理论......
为揭示大兴安岭北部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变化特征,选择大兴安岭北部典型植被类型白桦林、山杨林、兴安落叶......
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大气细颗粒物成分有机碳(OC)中可溶于水的有机物,约占OC质量的10-70%。WSOC具有吸湿性,不仅会影响大气成云过......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碳库变化的敏感指标,可以及时反映土壤碳库的周转变化过程。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具有不同的物理学特性,对外界......
有机碳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组分,其浓度比大气中硝酸和硫酸的浓度要高。有机碳中的水溶性有机碳(WSOC)更是具有强烈的辐射强迫......
选择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冷杉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2种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
摘 要:為建立平菇培养料发酵度的判定指标,选用以粉碎玉米芯小粒、中粒和大粒为主要原料配制的平菇培养料,分析了发酵过程中含水量、p......
为探索施用含腐植酸褐煤对重度苏打盐碱土水溶性有机碳及玉米幼苗长势的影响,开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随着......
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已成为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田间设置空白(CK)、纯化肥(NPK),以及基于......
该论文采用长期培养实验,研究了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的大小、周围转速率、表征指标及其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探讨了葡萄糖在土壤中......
根据流沙河流域2005年样样点调查资料,采用采用主成分、判别分析与K均值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地退化进行评价,利用传统......
本文对川西亚高山米亚罗林区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原始冷杉林(Abiea faxoniana)、45年龄云杉人工林(Picea likiangensis var.balfou......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指挥发性有机物经过气相光氧化和氧化剂氧化形成半挥发性有机物,然后经过气-粒分配,其中包括成核、凝聚、非均......
在全球碳循环研究当中,土壤碳的变化是最复杂、最具不确定性的部分。由于土壤-大气之间CO2的流量巨大,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可能显著......
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湿地土壤和垦殖10年的农田耕作后土壤呼吸通量、微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土壤q......
酸性红壤区土壤活性铝含量的变化,对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不等量稻草对酸性红壤水溶性有机碳、pH值和......
为了对黄山地区云凝结核(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进行闭合研究,2014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在黄山光明顶对大气气溶胶理化性质......
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对第一代、第二代杉木林和地带性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质主要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
可溶的器官的碳(WSOC ) 被认为最活动、反应的土壤碳来源和它的描述的水是为土壤生态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biodegradability 测......
为了解目前生产上不同施肥习惯对土壤活性有机碳产生的影响,从2002年8月至2003年4月动态采集了各施肥处理土壤样品,用岛津TOC-VcPH有......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9℃、14℃、24℃和28℃)条件下桤木、杉木和火力楠细根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
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土壤中活跃的C库,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等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浓度......
通过研究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包括不同的耕作、轮作和施肥的综合利用方式对经14年28茬的紫色水稻土水溶性有机碳的差异,探究利用方式......
降雨和灌溉引起的干湿交替显著影响土壤速效养分的转化和迁移。为了探究干湿交替程度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干湿交替......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林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状况,在浙江省雷竹主产区采集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效栽培雷竹林土壤WSO......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根箱法,研究了在不同浓度镉(Cd,0~50mg kg^-1)胁迫下红树植物秋茄幼苗生长的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DOC)和水溶性有机氮(DON)......
通过对北京石花洞滴水水溶性有机碳(DOC)近一个水文年的观测,发现不同点滴水DOC浓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7月中旬均有一个大......
以马尾松与木荷混交林(MM)为对照,马尾松与阔叶树复层林(MK)、封育林(FY)、阔叶混交林(KY)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恢复模式下根际与非......
为了探讨西安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悬浮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浓度水平与季节变化,从2006年1......
为了探索西安市大气降水的水溶性化学组分浓度水平及来源,在春季和夏季采集了西安市降水样品,测定了样品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和溶解......
通过采集田间试验区连续3a施入有机肥的稻田耕层土壤,分析土壤中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可矿化......
湿地土壤及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DOC)的产生、迁移与转化对湿地土壤碳通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沼泽湿地土壤DOC动态变化及影......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的毛果苔草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水溶性碳、氮浓度、CH4浓度和CH4排放通量,以及相关环境因子......
为研究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在长期施肥条件下的演变特征,通过对自1988年开始的施用有机肥、化肥及有机肥化肥配施的设施蔬菜长期定位土......
为了解外源抗生素对土壤内环境的影响,基于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土霉素(OTC)和磺胺二甲嘧啶(SMZ)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
选取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2个活性有机碳组分指标,研究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海拔梯度分......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化小叶章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箱控制CO2浓度,模拟CO2浓度升高对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玉米生长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呼吸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以等氮量为前提,通过设置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来调控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组分数量,使土壤活性有机碳向肥力保蓄的方向转化。以混有玉米秸......
研究了潮土中加入稻草秸秆或猪粪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溶解性酚等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有机肥施用后,微生......
为了解猪粪堆肥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特征,并为判断猪粪堆肥腐熟度提供参考指标,进行42d的高温好氧堆肥,结果表明,堆体中的有机质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