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宅基地社会属性的角度出发,聚焦基层治理,结合余江县宅基地基层治理的地方实践及宅基地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基层治理与宅基地制度变迁的相互作用,借助制度变迁理论,从正式与非正式约束两个方面研究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和改革,通过实地调研,对余江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的制度创新进行研究,分析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在基层宅基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宅基地社会属性的角度出发,聚焦基层治理,结合余江县宅基地基层治理的地方实践及宅基地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基层治理与宅基地制度变迁的相互作用,借助制度变迁理论,从正式与非正式约束两个方面研究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和改革,通过实地调研,对余江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的制度创新进行研究,分析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在基层宅基地治理中分别发挥的作用及路径。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先从宅基地农民私有化时期到宅基地集体所有农民使用时期,再到宅基地使用权的探索改革时期,变迁路径是由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逐渐向需求诱致性变迁转变,逐渐形成一种强调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并重的变化方式;(2)宅基地制度变迁中的正式约束在基层宅基地治理中作为一种外部强制,能明确制度的标准与范围,有效规范农民使用宅基地的行为;非正式约束在基层宅基地治理中作为一种内部约束,是正式约束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对宅基地的行为主体起着内部调节的作用;(3)余江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中,村民理事会的设立是基层宅基地治理方式的创新与探索,将村民理事会作为基层宅基地治理的主体,发挥了民主、自治的作用,通过村民理事会,利用非正式约束解决制度推进中的矛盾与纠纷,可以有效地实现宅基地制度中正式与非正式约束的转变与溶解,降低制度改革推进的交易成本,还能让个体与组织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互动关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有效增强宅基地制度变迁的适应性。
其他文献
项目治理被视为提升大型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全过程介入视角下,仅考虑项目治理机制之间一对一的替代互补关系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已无法满足业主对于项目目标实现以及咨询方选取的需要。解决全过程咨询介入视角下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问题,本质上可以看作解决业主与咨询单位间治理机制的优化与治理结构网络关系的有效配置。而将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视为一个大型复杂组织网络,业主与咨询单位则占据着组织网络的核心位
随着相继出台的国家政策不断推动工程咨询行业转型升级,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日益普及。这一模式的出现促进着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咨询单位介入项目组织后,形成了跨组织控制、项目控制与专业人士控制三者耦合作用的多层控制结构,即业主方对咨询方的跨组织控制、业主方与咨询方共同组成的项目管理团队对工程项目的项目控制、以及咨询方控制其企业内部成员的专业人士控制。三层控制耦合在一起共同提升项目履约绩效,因此,全过程工程
我国经济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上市公司的投资活动,但近五年来投资规模上升的空间有限,我国经济开始追求稳中求进,更加注重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尤其起到指引作用的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之一是在2020年实现资本配置效率的显著提高,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提高投资效率应是我国公司共同的目标。在当下两权分离的公司结构中,董事会决策的依据是管理层提供的财务信息,委托代理问题不可避免,尤其近几年来财务舞弊事件
股权质押以其审批速度快、灵活性、不丧失控制权等优势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缓解融资困境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进行股权质押后,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置警戒线和平仓线,股价下跌后控股股东将面临追加保证金的压力,如若没有足够的质押物进行补充,金融机构将有权自行处置股权,控股股东将面临控制权转移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压力和风险,控股股东很可能操纵公司盈余来维持股价,可能会实施更多的盈余管理行为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吸烟对中国中老年人群个人收入和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综合评价吸烟对中老年个人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准确认识吸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制定合理的控烟政策提供参考。 方法:使用2011年与2013年中国家庭养老与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吸烟对中国中老年人群个体经济状况的影响,采用Hausman-Taylor模型估计吸烟行为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分析吸烟对中国中老年人群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本研究目的是摸清四川省基层慢性病防控情况,清楚城乡基层慢病防控现状,评估慢病防控发展趋势,探索防控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四川省基层慢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建议,促进慢病防控能力建设,助力四川省卫生事业发展。研究方法为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获取定量数据,使用SPSS、Mplus软件,通过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H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一切重大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一切物质资源都无法替代教师所能发挥的能动作用。随着国家提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战略部署,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经费、校舍、设备等教育物质资源的差距得以缩小,而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重点校和示范校的历史传统等致使师资配置严重不均,师资水平的差距成为制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县域内的义
以慈善公益为核心的志愿服务始终是贫困治理中的一股重要社会力量。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志愿服务也得到迅猛发展,并逐渐从贫困治理领域的边缘地带向中心地带渗透。作为创新治理手段之一的志愿服务,与政府的交流合作开始日益增多,并同政府一起成为我国扶贫领域中的重要治理主体,第三方治理理论由此介入到志愿扶贫之中。如何使志愿服务更好更有效地在贫困治理中发挥作用,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难题。与此同时
作为一种基层治理方式的参与式预算,近些年在全国各地试点铺开,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离预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提高参与式预算的水平?进而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对于构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参与式预算的水平的因素是多样的,本研究试图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参与式预算的水平,参与式预算的开展又是如何进一步丰富社区的社会资本。 研究表明:社会资本有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