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改性单晶硅微细磨削质量和摩擦磨损性能评价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脆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工业等尖端领域,而微细磨削是硬脆材料微小零件和微细结构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当前硬脆材料的微细磨削极易在微结构棱角边刃处产生裂纹、崩边、缺角等加工损伤问题,这制约了微细磨削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将化学机械加工方法引入到微细磨削加工技术中,协同力、热、化学多能量场复合作用,弱化材料去除过程中的机械作用,以减少裂纹、崩边、缺角等加工损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开展化学改性单晶硅微细磨削质量和摩擦磨损性能评价研究工作。分析了单晶硅化学改性机理及条件,讨论了化学改性条件对单晶硅微细磨削质量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了影响单晶硅摩擦磨损性能的因素。具体包括:(1)分析单晶硅在不同化学改性条件时的反应机理,采用Spectro Blue等离子体光谱仪检测不同化学改性液中硅元素的析出量,分析酸性与碱性化学改性液成分及pH值对单晶硅化学改性程度的影响规律。(2)开展单晶硅微细磨削实验研究。讨论不同化学改性条件、进给率、主轴转速对单晶硅单边槽边刃微细磨削质量的影响。并以单边槽边刃上的平均边刃裂纹宽度为评价指标,分析化学改性条件、进给率、主轴转速对微细磨削边刃损伤尺度的影响规律。(3)开展单晶硅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以金刚石磨块为摩擦副,化学改性条件、下试件滑动速度及法向载荷为实验因素,单晶硅的摩擦系数及磨痕横截面积为实验指标,分别设计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通过分析各实验条件下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单晶硅在机械应力诱发下发生的化学改性。(4)采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以摩擦系数及磨痕横截面积为评价指标,评价化学改性条件、下试件滑动速度及法向载荷三因素对单晶硅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程度。综上所述,本文研究表明化学改性可有效改善单晶硅的边刃微细磨削质量,且在弱碱化学改性条件下能改善边刃质量及摩擦磨损性能,机械应力有助于实现单晶硅化学改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实现硬脆材料的化学机械微细磨削加工提供了实验及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和聚氨酯(PU)是现今三大人工合成树脂,其中聚氯乙烯(PVC)的生产产量和市场需求量居于三者之首。聚氯乙烯(PVC)具有轻便,低成本和抗化学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
传动系统在机械设备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齿轮箱传动系统是机器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揭示齿轮箱系统固有混沌特性并通过其开展齿轮箱健康状态的监测与诊断,对于延长机器的服
石墨烯纳米片具有理想的导电性以及稳定的二维结构和较高的横纵比。氧化石墨烯(GO)表面官能团丰富,活性位点多,易于功能化或与其他材料复合,极大的扩展了石墨烯的应用,但由于
蚊是一类重要的医学媒介昆虫,可传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西尼罗河热、乙型脑炎等重要的人类疾病。化学防治是蚊媒防制的主要措施。因杀虫剂可以高效、快速杀灭蚊虫,在蚊媒
并购在多元化战略经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并购进入新兴市场和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有着成本低、耗时少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企业对高新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在管理者的激进状态下对并购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并购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其中,财务风险参与着并购的各个环节,对并购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我国并购的财务风险的防控还处于较为欠缺、薄弱的阶段,对此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降低
传统的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因无法利用三重态激子的能量,效率最高只能达到25%,因此应用受到限制;而理论上,利用金属有机配合物制作的OLED,因重金属原子的强自旋轨道耦合
学位
采用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源渗碳技术对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在渗碳温度450 ℃、气压500 Pa下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X射线衍射
实值函数是拓扑学中刻画某些空间的有力工具,很多空间类都可以用满足一定条件的实值函数刻画,如拓扑空间,正规空间、半层空间、完备正规空间等.如k-半层空间的一个刻画:X为k-
1-萘酚广泛的应用于化工,医药及染料等领域。国内外现有的1-萘酚的提纯精制的工艺普遍存在着纯度不高,耗能较大,不够绿色环保等问题。现阶段对1-萘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