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当代青光眼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国际上一般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来量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英文版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15项量表(GQL-15),因为其简洁、易懂、与视野相关程度高,在世界上得到很广泛的应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也受到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关于哪一个因素是影响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主导因素,至今仍无定论。青光眼会增加患者的情绪障碍,其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就是焦虑和抑郁。前人的研究显示青光眼可以大大增加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青光眼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的研究发现,患者自述指标(生活质量量表的得分)对于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有很好的预测性。本研究首先汉化了GQL-15,并检测了译文的信效度,制成第一份中国青光眼患者专用的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15项量表(CHI-GQL-15)。我们利用此量表,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评估中国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探寻其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综合性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进一步评估了青光眼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临床指标是影响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主导因素;中国青光眼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在世界上处于较高的水平,CHI-GQL-15是其重要的预测因素。第一部分中文版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15项量表的创作及其信效度检验目的:创作中文版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15项量表(CHI-GQL-15)并检验其心理测量学指标。方法:根据中国的文化背景,将英文版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15项量表(GQL-15)翻译成中文。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利用CHI-GQL-15对508名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矫正视力、眼压、视野的平均缺损等视功能指标,同时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族史、婚姻等社会人口学指标。利用SAS软件,检测CHI-GQL-15的信效度,包括:内部一致性、重测一致性、条目-量表得分相关性以及因子分析。根据Nelson视野分级方法,将研究对象视野缺损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个等级,通过比较不同视野等级的青光眼患者在CHI-GQL-15总分及亚量表上得分的差异来评估该问卷的临床效度。结果:该横断面调查共包括508位青光眼患者,其中男性265位,女性243位;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5.41岁。各亚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介于0.747至0.913之间。每个亚量表的组内相关系数都在0.70以上,显示出较好的重测一致性。不同视野分级的研究对象在CHI-GQL-15总分及亚量表的得分上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CHI-GQL-15具有与英文版GQL-15相似的信效度水平,因此可以作为一种评价青光眼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有效、可信的测量工具。第二部分中国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评估中国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相关社会人口学指标、临床指标及心理学指标对其的影响,并确定其主导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利用中文版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15项量表(CHI-GQL-15)以及综合性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对508名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和抑郁的程度进行评估。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矫正视力、眼压、视野的平均缺损等视功能指标,同时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族史、婚姻状况等社会人口学指标。利用分层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索社会人口学指标、临床指标及心理学指标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确定其主导影响因素。结果:中国青光眼患者CHI-GQL-15平均得分是28.79±12.74。其四个亚量表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眩光及暗适应(28.19±22.86)、中心及近视力(26.18±26.56)、周边视力(18.03±21.37)、户外活动能力(15.06±24.57)。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中、重度经济负担,好眼及差眼的矫正视力(LogMAR值)和平均视野缺损,抗青光眼手术次数以及抑郁状态(HADS-D≥11)是影响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临床指标是中国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主导影响因素。结论:中国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临床指标是主导影响因素。临床中,评估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与监测患者的视功能相辅相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三部分中国青光眼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调查中国青光眼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利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中文版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15项量表(CHI-GQL-15)对506名青光眼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矫正视力、眼压、视野的平均缺损等视功能指标,同时收集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族史、婚姻等社会人口学指标。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探寻影响青光眼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因素,并研究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中国青光眼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分别是22.92%和16.40%。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表明:年龄小(p=-0.058,P<0.001),女性(β=1.219,P=0.001),中(p=1.186,P=0.009)、重度(p=2.705,P<0.001)经济负担,CHI-GQL-15总分(p=0.101,P<0.001)是青光眼患者焦虑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患病时间(p=-0.065,P=0.019)以及CHI-GQL-15总分(p=0.147,P<0.001)是青光眼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无焦虑/抑郁状态的青光眼患者的CHI-GQL-15总分及其亚量表得分明显低于有焦虑/抑郁状态的青光眼患者得分(P<0.001)。结论: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相比,中国青光眼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较高。患者自述指标(CHI-GQL-15得分)对预测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有较高的价值。在保护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同时,应给予患者更多心理上的关怀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