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cS/GacA双因子调控系统和群体感应系统在生防荧光假单胞杆菌2P24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1989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菌株2P24和CPF-10分离自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土壤。2株细菌均可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如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2,4-DAPG)、氢氰酸(HCN)、嗜铁素、蛋白酶。平板对峙测定表明2株细菌对细菌性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温室生测表明2P24对番茄青枯病和小麦全蚀病等土传病害具有较高防效。本研究通过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生理生化测定将2P24株菌鉴定为荧光假单胞杆菌生物型Ⅰ(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var Ⅰ),将CPF-10菌株鉴定为荧光假单胞杆菌生物型Ⅴ(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var Ⅴ)。为了探索生防菌主要生防因子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分子调控,本研究对菌株2P24的抗生素2,4-DAPG、quorum-sensing(QS)系统和GacS/GacA双因子调控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 首先,利用同源重组构建菌株2P24的2,4-DAPG合成基因定位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进行基因互补,通过检测突变菌株和恢复突变菌株的抗生素产量和生防效果确定了2,4-DAPG在菌株2P24生防功能中的关键作用。 其次,构建菌株2P24的高效基因组文库,利用QS系统中信号合成基因在E.coli DH5 α的异源表达,以A.tumefaciens NTL4(pZLR4)为信号检测菌,从菌株2P24基因组文库中克隆到QS系统的组分pcoI和pcoR基因。通过对pcoI基因的缺失突变和互补分析发现,pcoI至少合成3种QS信号,而且QS系统与抗菌代谢物2,4-DAPG,HCN和嗜铁素的产生无显著关系,而与biofilm的形成,小麦根部的定殖,环境适应性密切相系。温室生测表明,pcoI突变体对小麦全蚀病和番茄青枯病的防效显著低于野生型。证明了QS是一个与菌株2P24生防能力相关的重要调控元件。 此外,使用PCR介导的方法从菌株2P24的基因组文库中克隆到调控基因gacS。对gacS基因进行突变和基因互补,通过功能互补证明GacS严格控制2,4-DAPG等次生抗菌物质和QS信号的产生,并与生防能力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在2P24和GacS突变菌中构建pcoI::lacZ转录融合子,证明GacS在转录水平调控pcoI基因的表达。由此说明GacS/GacA双因子调控系统是一个与生防相关的全局调控因子。
其他文献
用滚环扩增技术(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放大双生病毒的靶核酸信号进而利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建立了检测不同类型双生病毒的新技术体系。研究结果
从事幼儿教育十多年来,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和家长联系交流中,让我倾听到一个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声,让我倍感忧虑。就是他们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一些知识,小学文化知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渴望自己的孩子尽早学到很多知识,就如揠苗助长中的主人翁一样,急不可耐。而这恰巧就是现在幼儿教育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幼儿家长的错误需求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说产生的矛盾。面对这样的问题,去疏通家长的思想意
小麦矮缩病毒(Wheat dwarf virus,WDV)是联体病毒科玉米线条病毒属的成员,属于第I亚组联体病毒。2007年本实验室首次报道了小麦矮缩病毒(WDV)在中国的发生。2007年我国陕西韩
rDNA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常用于真菌的分类和鉴定,其中ITS序列相对变异较大,已被用于多种炭疽菌的分类和鉴定。为进一步明确苹果炭疽菌分类地位,提高其检测效率和对苹果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