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雾计算结构模型及在网络防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技术的普及,传统的云计算架构已无法承受飞速增大的数据规模及数据处理压力。雾计算已因其在计算能力边缘化、低延时、可减轻云计算负担等方面的优势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公里”及5G通信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但在雾计算的应用及部署场景下,目前仍存在三个问题:1.雾计算用户数据处理需求存在差异性及动态性。一方面,不同雾计算用户对雾节点中的数据预处理策略有着不同的需求,且每个用户的需求呈现出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另一方面,不同内容类型(如视频、音频等)数据的预处理需求也有较大区别;2.已有雾计算节点架构所具有的相对固化及静态特性使得无法实现对雾计算节点资源的高效、灵活利用;3.当前雾计算节点架构不能很好地应对针对雾计算系统的攻击,导致边缘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不足。近年兴起并蓬勃发展的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为解决雾计算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指出了新的方向。该技术将系统的控制层与数据层解耦,并通过逻辑集中控制器及开放的API可极大增强雾计算系统的可扩展力及灵活重构性。但目前还未有将软件定义技术应用于雾节点及基于雾计算的网络动态防御的相关研究中。基于上述提到的问题及背景,本文提出了软件定义雾计算结构模型,同时探讨了该架构在网络边界动态防御中的应用。目的在于以软件定义的方法实现雾节点架构及服务编排的可重构,使得在雾计算场景迁移和用户需求变化时可实现灵活高效的部署。主要工作如下:1)对现有雾节点架构进行软件定义的层次化设计,为实现雾节点中灵活、高效、可重用的服务组合及编排提供基础。2)将雾节点中的数据处理所涉及的基本操作抽象并封装成不同服务模块,由资源池统一对模块进行增加、更改、删除等管理,以满足多样性的需求。3)对服务编排过程进行基于图论的建模以实现高效服务重构与优化。4)将所提出的上述模型在网络安全防御中进行应用,通过安全功能的模块增加和组合,实现较为复杂的混合联动防御策略。5)进行仿真平台搭建及测试,分析评估了该架构的时延代价和效益,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软件定义雾计算架构具有较低的时延、损耗及较好的可扩展性。
其他文献
复合型训练团队已经成为当今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为实现科学训练,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建设复合型训练团队的任务。复合型训练团队提出的目的就是通过
本文利用Cline和Samorodnitsky(1994)的方法。讨论了长尾分布族及其相关分布族的若干性质。在此基础上,分别获得了一类次指数分布族及其相关的分布族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研究函子范畴ModC上加性函子的表示,把一个Abel群作成范畴Mod C上的一个左C-模,构造出一个Hom函子和一个函子态射,证明了从函子范畴Mod C到范畴Ab的任意变和为积的反变左正合
对于正畸术前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颌骨的矢状向位置关系占据很大的比重。临床上衡量上下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的评价指标(角度指标和线性指标)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有ANB角[1]
本文研究著名的Bol-Fujiwara定理.利用积分几何方法和经典的等周不等式,得到了Bol-Fujiwara定理的一个推广(定理1),以及推广了的Bol-Fujiwara定理的逆定理(定理2).
本文研究了四元Heisenberg群上的一个半线性方程问题,通过把对应的方程问题化为积分进行估计,证明了其对应的半线性方程的非负双椭圆解只有唯一的零解,推广了相应Heisenberg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