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enation as a Theme:a Study of Edith Wharton's Ethan Frome,The House of Mirth,and The Age of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q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她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对后来的美国作家有深远的影响。但是,通常情况下,她只被认为是个风俗小说家。事实上,她不仅仅关注并记录社会风俗,她还分析社会风俗背后人类的命运。由于她作品中的主题没有引起批评家们足够的重视--已有的、与她的作品的主题相关的讨论大多受到风俗小说家这一身份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对她作品中的主题,特别是异化主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异化直到现在仍然是学术界和f=1常生活中人们讨论的焦点之一。通过对《伊坦·弗洛美》、《欢乐之家》和《纯真年代》等三部小说进行文本分析,本论文试图说明异化是伊迪丝·华顿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本论文选取的三个文本分别代表华顿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而且这些小说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异化这个主题。本论文从给异化定义出发,强调异化指的是人类被自身创造的东西所控制,指的是人类所处的这样一种被控制的状态。接着,借助这个概念探讨《伊坦·弗洛美》中劳动的异化。伊坦·弗洛美被自己的劳动异化。他生产的产品越多,被控制的程度越深。在《纯真年代》中,男主人公被习俗异化。他的这种异化感由女主人公唤醒,又被她遏制。在《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被习俗和金钱的异化。最后,这两种异化在她的死亡中结束。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话语标记语在语言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它们已成为语言学领域学者们所追捧的研究对象。   本文首先回顾了话语标记语研究中一些最常见的概念与构念,如话语
学位
诗人泰戈尔(1861-1941)创作的经典诗歌集《飞鸟集》,1922年由郑振铎(1898-1958)翻译成中文,引入中国,在我国影响甚广,深入人心。2015年,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出版。相比郑振铎受到
近年来,词汇附带习得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研究证明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鉴于国内外对听力情境下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并不多见,分别针对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的此类
近年来,模糊语言的研究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局面。作为模糊语言学的一部分,模糊限制语同样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且与其相关联的各种研究成果也大量出现。然而,大多数相关的研究
本文基于董燕萍双语心理词典的共享(分布式)非对称模型探讨核心概念共享词的表征质量对其在翻译中的词汇提取的影响。本研究为实证研究,共包含两个实验。实验一利用反应时实验